[实用新型]一种空气雾化吸水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9906.9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9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新绿叶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4 | 分类号: | D06N3/04;D06N3/00;B32B17/02;B32B17/06;B32B27/12;B32B9/00;B32B9/04;B32B7/12;B32B27/02;B32B27/32;B32B9/02;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雾化 吸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雾化吸水毡,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吸水树脂层、吸水纤维层、碳纤维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层,所述吸水树脂层通过胶体粘接在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的下方,所述吸水纤维层通过胶体粘接在所述吸水树脂层的下方,所述碳纤维层通过胶体粘接在所述吸水纤维层的下方,所述吸水纤维层由聚丙烯纤维和超吸水纤维交替排列制备而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雾化吸水毡,可以有效提高原玻璃纤维薄毡材料的韧性,提高其抗拉升的能力,同时使材料具备吸湿防潮和吸收有害物质净化空气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织造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碳纤混合毡。
背景技术
非织造材料又称非织造布、非织布、非织造织物、无纺织物或无纺布。非织造技术是一门源于纺织,但又超越纺织的材料加工技术。它结合了纺织、造纸、皮革和塑料四大柔性材料加工技术,并充分结合和运用了诸多现代高新技术,如计算机控制、信息技术、高压射流、等离子体、红外、激光技术等。无论在航天技术、环保治理、农业技术、医用保健或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等许多领域,非织造新材料已成为一种愈来愈广泛的重要产品。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用作一次性用品或者医用材料的非织造材料的舒适度是受关注比较高的方面。吸湿、蓄水、高倍亲水非织造材料作为一次性用品,具有传统纺织品无法比拟的经济效益和性能优势。但是,作为非织造材料原料的纤维聚合物多是非极性结构,结晶度较高且无亲水基,因此制备成的非织造材料的吸湿性、锁水性能比较差。改善非织造材料的吸湿、锁水性能及舒适度,对扩展非织造材料的广泛应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雾化吸水毡,可以有效提高原玻璃纤维薄毡材料的韧性,提高其抗拉升的能力,同时使材料具备吸湿防潮和吸收有害物质净化空气的作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气雾化吸水毡,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吸水树脂层、吸水纤维层、碳纤维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层,所述吸水树脂层通过胶体粘接在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的下方,所述吸水纤维层通过胶体粘接在所述吸水树脂层的下方,所述碳纤维层通过胶体粘接在所述吸水纤维层的下方,所述吸水纤维层由聚丙烯纤维和超吸水纤维交替排列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树脂层包括吸水树脂小球和棉布。
进一步的,所述棉布有两层且四周相互缝合,所述两层棉布之间设置多条相互平行的缝合线使两层棉布之间形成多条相互平行的通道,所述吸水树脂小球大量分布在所述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层中碳纤维的细度为2.2dtex。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的面密度为100-150克每平方米,吸水树脂层的面密度为30-50克每平方米,吸水纤维层的面密度为40-60克每平方米,碳纤维层的面密度为20-30克每平方米,第二玻璃纤维层的面密度为100-150克每平方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吸水树脂层、吸水纤维层、碳纤维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层相互之间通过非水溶性的高分子胶体进行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上表面以及第二玻璃纤维层下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雾化吸水毡,可以有效提高原玻璃纤维薄毡材料的韧性,提高其抗拉升的能力,同时使材料具备吸湿防潮和吸收有害物质净化空气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雾化吸水毡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水纤维层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新绿叶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新绿叶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9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荷断路开关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清洗机的防震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