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绝缘电机转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1608.3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0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彭东琨;胡余良;李世禄;龙兴佐;李学军;兰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乐普达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4 | 分类号: | H02K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电机 转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绝缘电机转子结构,轴芯,其中段处同轴包覆有包轴塑胶层;转子芯片,同轴安装在轴芯上且套设于包轴塑胶层上,转子芯片上的绕线组所在位置处于包轴塑胶层的范围内;换向器,同轴安装在轴芯上且套设于包轴塑胶层上;利用包轴塑胶层实现转子芯片与轴芯之间绝缘、换向器与轴芯之间绝缘,以此达到双绝缘目的,且能有效保证轴芯的绝缘效果,成本低,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绝缘电机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用的电机的转子绕阻漆包线和转子芯片之间利用绝缘纸进行隔离绝缘,避免绕组漆包线通过转子芯片将电流传导到轴芯上,该方式称为单式绝缘。若出现绝缘纸磨损,则无法保证其绝缘效果,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绝缘电机转子结构,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双绝缘电机转子结构,轴芯,其中段处同轴包覆有包轴塑胶层;转子芯片,同轴安装在所述轴芯上且套设于所述包轴塑胶层上,所述转子芯片上的绕线组所在位置处于所述包轴塑胶层的范围内;换向器,同轴安装在所述轴芯上且套设于所述包轴塑胶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绝缘电机转子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包轴塑胶层实现转子芯片与轴芯之间绝缘、换向器与轴芯之间绝缘,以此达到双绝缘目的,且能有效保证轴芯的绝缘效果,成本低,安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轴塑胶层在所述轴芯上通过压塑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轴塑胶层的厚度为.~.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轴塑胶层的上下端面设有倒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子芯片上下端面设有塑料材质的端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轴芯100;包轴塑胶层200;转子芯片300;绕线组310;换向器400;端板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双绝缘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轴芯100、转子芯片300和换向器400。如图1和图2所示,在轴芯100的中段处同轴包覆有包轴塑胶层200,转子芯片300和换向器400均同轴安装在轴芯100上且套设于包轴塑胶层200上。以图1中各部件的所在位置,转子芯片300位于换向器400上方,转子芯片300上的绕线组310突出于转子芯片300的上下端面,转子芯片300的安装位置低于包轴塑胶层200的上端且保证绕线组310的上端不超出包轴塑胶层200的上端,即绕线组310所在位置处于包轴塑胶层200所在位置的范围内,有效避免绕线组310和轴芯100发生碰触。利用包轴塑胶层200实现转子芯片300与轴芯100之间绝缘、换向器400与轴芯100之间绝缘,以此达到双绝缘目的,且能有效保证轴芯100的绝缘效果,成本低,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乐普达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乐普达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16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孔用挡圈的压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市政施工的喷雾降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