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绿色建筑雨水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2060.4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3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英;马艳芳;冯婧;陈菲菲;徐越群;李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郝伟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色 建筑 雨水 收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属于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包括顶部集水子系统、储水容器和侧立面集水子系统,侧立面集水子系统包括多个布设在高层建筑的外壁上的集水单元,集水单元设有朝上的开口以便收集雨水,集水单元还设有与储水容器连接的出水口,集水单元收集的雨水借助重力从出水口流出并汇集至储水容器,储水容器还连接顶部集水子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色建筑雨水收集系统,能够解决现有雨水收集系统,集水容器设于建筑物顶部,容积受限,无法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色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其中节水的一项有效措施是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从而加以利用。现有的雨水收集系统一般通过设置在建筑物顶部的集水容器收集雨水,但是对于现在普遍存在的高层建筑,其顶部面积狭小空间有限,集水容器的尺寸和容积受限,只能收集很少的雨水,无法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雨水收集系统,集水容器设于建筑物顶部,容积受限,无法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顶部集水子系统、储水容器和侧立面集水子系统,所述侧立面集水子系统包括多个布设在高层建筑的外壁上的集水单元,所述集水单元设有朝上的开口以便收集雨水,所述集水单元还设有与所述储水容器连接的出水口,所述集水单元收集的雨水借助重力从所述出水口流出并汇集至所述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还连接所述顶部集水子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单元包括第一长板、第二长板和封挡板;
所述第一长板用于固定在所述外壁上,所述第一长板竖向设置且水平延伸;
所述第二长板与所述第一长板同向延伸,所述第二长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第一长板,上边沿向所述外壁的外侧倾斜;
所述封挡板数量为两个,所述封挡板分设于两端,并与所述第一长板和第二长板围成接水槽。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侧立面上设有两列所述集水单元,两列所述集水单元之间设有与所述储水容器连通的汇流管道,靠近所述汇流管道的所述封挡板为第一封挡板,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一封挡板并通过支流管道与所述汇流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支流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远离所述汇流管道的所述封挡板为第二封挡板,所述第二封挡板上设有排污口以及控制所述排污口开闭的第二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单元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第一长板和第二长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底板形成所述接水槽的底面,所述接水槽的截面呈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容器包括内部储水容器和外部储水容器,所述内部储水容器设于所述高层建筑的内部并且用于为用户供水,所述外部储水容器设于所述高层建筑的外部并用于为物业供水。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储水容器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沿高度方向均布在所述高层建筑的内部,每个所述内部储水容器通过集水管道连接若干个高于其的所述集水单元,并通过供水管道连接若干个低于其的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单元与所述外壁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壁上固设有安装座,所述集水单元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集水子系统包括顶部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和顶部出水容器内均设有用于净化雨水的过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2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