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激式负氧离子氧舱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4516.0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3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何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相华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A61N1/44;F24F8/30;F24F8/60;F24F3/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许伯严 |
地址: | 410006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激式负氧 离子 | ||
一种气激式负氧离子氧舱,包括舱体、第一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第二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制氧机和空压机,第一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的进气口与制氧机连接,第一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出气口与舱体连接,第二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的进气口与空压机连接,第二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出气口与舱体连接,舱体上设有空气管,空气管的一端与舱体连接,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与空压机连接的管道上,空气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和除湿器。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向舱体内输入高浓度生态级负氧离子氧气和空气,使舱体内形成富氧和高浓度负氧离子环境,处于舱体内的人受到富氧、压力氧、生态级负氧离子、压力负氧离子的多重因素的作用,具有更好的治疗和保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激式负氧离子氧舱。
背景技术
人类生活的环境离不开氧气和负氧离子,受环境因素和工作压力的影响,现代都市人群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和缺负氧离子的状况,正压氧疗可消除疲劳、加快新陈代谢、提高工作效率和免疫力,还有助美容养颜,正压氧疗已成为时下流行的健康理疗、美容养生的方法。
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抗氧化、防衰老、消除体内自由基、镇静等作用,病人吸入高浓度生态级负氧离子(10000个/cm³以上)的空气或氧气后,能加速伤口愈合,提早康复,同时还能净化室内空气、杀灭病毒细菌,有利于身体健康,世界各地的长寿村都位于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高浓度负氧离子环境中,例如广西巴马的负氧离子浓度高达2万个/cm³,那里的百岁老人比例远高于其他地方。负氧离子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自然环境如海滨、森林、草地和瀑布周围产生的负氧离子,其寿命达1~20分钟,其负氧离子粒径小、活性高,人工水击式和气激式等物理冲击所产生的负氧离子也属于此类;第二类是由电晕放电、射线、紫外线、微波等方式产生的负氧离子,寿命仅有几秒钟,且含有臭氧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身体健康的物质及有明显的静电效应。第一类负氧离子对身体有益,第二类负氧离子对身体健康作用不大甚至有害,主要用于消毒灭菌等行业。
现有氧舱要么无负氧离子功能,仅有氧疗功能,要么采用电晕放电型负氧离子发生器,都没有天然的生态级负氧离子的治疗保健功能,目前还没有氧疗加生态级负氧离子疗法相结合的氧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同时具有氧疗和高浓度生态级负氧离子疗法相结合的气激式负氧离子氧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激式负氧离子氧舱,包括舱体、第一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第二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制氧机和空压机,所述第一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的进气口与制氧机连接,所述第一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出气口与舱体连接,所述第二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的进气口与空压机连接,所述第二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出气口与舱体连接,所述舱体上设有空气管,所述空气管的一端与舱体连接,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与空压机连接的管道上,所述空气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和除湿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激式负氧离子发生器包括第一桶体、第一连接杆和固定在第一连接杆底端的第一气激体,第一桶体内盛装水,第一气激体位于水面以下20mm-200mm,太浅影响负氧离子浓度且溅水,太深则浪费空间。所述第一气激体由一体的下盖和上连接件构成,连接方式包括一体成型、焊接、粘结、螺接等。上连接件的上端与连接杆螺纹连接,其下端设有第一气激孔,上连接件和下盖的结合处的空间组成气激室,气激室与第一桶体的空腔相连通,第一桶体上设有桶盖,桶盖与第一桶体以螺纹连接或卡套连接的方式活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第一连接杆的轴向设置,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固定于第一桶盖上并连接氧气进气接头,第一连接杆的下端活动密封连接第一气激体,主要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第一桶盖的侧壁固定设置负离子氧气出气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相华,未经何相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4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氨酯助剂的盛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更换耳机支架无线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