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指纹识别和密码控制的智能门禁锁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8682.8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6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沈子雷;邱宜宁;许华宇;王道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农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4641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识别 密码 控制 智能 门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指纹识别和密码控制的智能门禁锁,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一侧设置有拉手,且所述外壳表面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显示屏、触摸屏及指纹采集器,且所述外壳的两侧滑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内壁底部设置有对外壳表面进行擦拭的海绵块,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电路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防护盖可对外壳面板上的显示屏、触摸屏及指纹采集器进行保护,可以有效防止灰尘对其造成污染,当需要开锁时,将防护盖上推,此时显示屏、触摸屏及指纹采集器就会裸露出来,此时使用者可通过指纹识别方式或输入密码方式进行开锁,在海绵块的作用下,可以有效防止外壳的表面粘附有指纹或灰尘的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指纹识别和密码控制的智能门禁锁。
背景技术
门锁就是用来将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的设备,门锁的分类很多,在各个场合对门锁的要求不一样,普通家庭一般用防盗门锁,安全性高而且价格比较便宜;在一些高端场所、保密机构会用到密码锁、指纹锁,安全性很高。
目前,指纹密码锁广泛使用于写字楼、办公楼、住宅、高档别墅等等地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指纹密码锁的需求日益增大,主要是通过光学指纹采集仪来采集用户的指纹,将采集的指纹图像传送到主控中进行识别和对比,再将控制信号传输到电控锁用于控制打开电控锁。
目前现有的智能门禁锁功能单一,且其密码按键是按一定顺序固定排列的,通过密码开锁时,不法分子通过偷窥开锁人手指活动的位置即可判断出开锁密码,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智能门禁锁不能与用户手机实时连接,使得用户不能实时了解门禁锁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指纹识别和密码控制的智能门禁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指纹识别和密码控制的智能门禁锁,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一侧设置有拉手,且所述外壳表面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显示屏、触摸屏及指纹采集器,且所述外壳的两侧滑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内壁底部设置有对外壳表面进行擦拭的海绵块,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表面分别设置有微处理器、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执行控制模块、主控模块、邮件发送模块、密码按键组模块、指纹识别模块、电控锁模块、蓝牙模块及电量监测模块,使用时,通过设置的防护盖可对外壳面板上的显示屏、触摸屏及指纹采集器进行保护,可以有效防止灰尘对其造成污染,当需要开锁时,将防护盖上推,此时显示屏、触摸屏及指纹采集器就会裸露出来,此时使用者可通过指纹识别方式或输入密码方式进行开锁,在海绵块的作用下,在推动防护盖的过程中,海绵块会对外壳的表面进行擦拭,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外壳的表面粘附有指纹或灰尘的现象发生,通过密码按键组模块与触摸屏之间的配合,使得触摸屏上每次显示的数字按键均是错乱的,从而避免不法分子通过偷窥按键位置而解锁密码的现象发生,通过设置的显示屏,用于显示目前指纹识别密码锁的工作状态,便于用户作出下一步操作,执行控制模块、微处理器、主控模块及电控锁模块之间组成开锁电路,当指纹识别模块检测到即时指纹与用户存储的指纹相匹配时,或微处理器检测到用户密码输入正确时,主控模块控制执行控制模块控制电控锁模块做出开锁反应,完成一次完整的开锁操作,通过数据存储模块的设置,可对每次的开锁记录进行存储,并在无线信号发射模块、蓝牙模块的作用下,可与用户手机进行实时连接,从而将数据发送至用户手机,便于用户查看,当一次开锁时指纹识别不匹配次数达到三次或密码输错三次时,邮件发送模块会将该信息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至用户手机上,提醒用户有不正常开锁现象发生,实现对门的实时监控,大大增强了安全性,通过电量监测模块的设置,可对该门禁锁的电量进行实时监控,并使得用户可实时的在手机上进行查看电量,便于及时对电池进行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内腔还设置有供电的电池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农林学院,未经信阳农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86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