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速相机补光的方形光斑拼接可调节的红外补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9332.3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2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世;赵华;卢小银;沈沉;雷传杰;江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富煌君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3 | 分类号: | G03B15/03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速 相机 方形 光斑 拼接 调节 红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相机补光的方形光斑拼接可调节的红外补光装置,包括:防护箱体,防护箱体为中空结构;方形光斑镜头,方形光斑镜头位于防护箱体内的底板上;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位于方形光斑镜头、底板之间,方形光斑镜头通过调节单元可活动地设置在底板上;所述调节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镜头卡箍、销轴螺钉、可调活动板、调节垫片、角度调节螺栓、垫板、以及底板;镜头卡箍围绕在方形光斑镜头外侧并将方形光斑镜头夹持,镜头卡箍的下端具有凸出部,凸出部被销轴螺钉横向贯穿并与可调活动板连接;实现多自由度的调节保证光斑拼接精度,同时可为大功率半导体光纤耦合激光器提供高效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速相机补光的方形光斑拼接可调节的红外补光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相机在夜间工作时由于光线和照明强度不足,需要使用红外照明灯进行补光。传统的红外补光灯功率小,工作距离和照明范围较小,在很多特定的环境和工况中已不满足使用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对大功率激光器方形光斑进行拼接和高精度调节的红外补光装置,能够多向调节的同时通过高效散热完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速相机补光的方形光斑拼接可调节的红外补光装置,实现多自由度的调节保证光斑拼接精度,同时可为大功率半导体光纤耦合激光器提供高效散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用于高速相机补光的方形光斑拼接可调节的红外补光装置,包括:防护箱体,防护箱体为中空结构;方形光斑镜头,方形光斑镜头位于防护箱体内的底板上;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位于方形光斑镜头、底板之间,方形光斑镜头通过调节单元可活动地设置在底板上;
所述调节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镜头卡箍、销轴螺钉、可调活动板、调节垫片、角度调节螺栓、垫板、以及底板;镜头卡箍围绕在方形光斑镜头外侧并将方形光斑镜头夹持,镜头卡箍的下端具有凸出部,凸出部被销轴螺钉横向贯穿并与可调活动板连接,所述可调活动板通过调节垫片贴合在垫板上端,垫板通过角度调节螺栓与底板上端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垫板的底面具有定位旋转中心,且底板的上端对应垫板的底面设有腰形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还包括:
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位于方形光斑镜头的后方;
第一外设件,第一外设件设置于发热元件的一侧;
第二外设件,第二外设件设置于发热元件的另一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第一外设件包括:铟片和紫铜翅片,发热元件固定连接铟片,且铟片侧面的紫铜翅片将发热元件包围;所述第二外设件包括:轴流风扇和风扇安装板,且轴流风扇朝向发热元件另一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方形光斑镜头沿防护箱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防护箱体的正面对应方形光斑镜头贯穿设有开口,开口正面设有用于密封开口的透镜玻璃;防护箱体的背面设有同样用于密封的后盖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防护箱体的一侧面、底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侧壁散热器、底板散热器,所述防护箱体的一侧面为对应第一外设件的侧面;所述侧壁散热器、底板散热器的表面积均为紫铜翅片表面积的六倍,且侧壁散热器、底板散热器、以及紫铜翅片的表面均涂覆有导热硅脂。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发热元件为大功率半导体光纤耦合激光器,且发热元件、方形光斑镜头、第一外设件、以及第二外设件的数量保持一致均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速相机补光的方形光斑拼接可调节的红外补光装置,基于实用新型内容对应具备的效果如下:
1.设置的方形光斑镜头通过调节单元安装,调节单元整体采用装配方式,能够实现实现多自由度的调节保证光斑拼接精度,具体的为方形光斑镜头的俯仰角方向调节、高度方向调节、以及水平角度调节,满足使用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富煌君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富煌君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93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