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业虫害防治用诱虫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40706.3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9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吕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东平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智慧 |
地址: | 164300 黑龙江省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虫害 防治 诱虫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业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包括主体、系带和弹簧,所述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蓄电池板,且蓄电池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上端面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上端面固定有电压挂钩,所述系带固定于主体的右端面,且主体的外表面贯穿有通道,所述主体的内壁安置有诱虫灯泡,且诱虫灯泡的下方设置有高压网,所述高压网的下方设置有置放盒,且置放盒的外侧设置有固定钩,所述弹簧连接于固定钩的左端面,且弹簧的下端面连接有底座。本产品设置有透明材质的主体不会阻挡诱虫灯泡发出的光线,使害虫能够被诱虫灯泡发出的光线吸引,高压网能够释放出强电压将害虫击毙,害虫能够通过通道进入主体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诱虫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林业虫害防治用诱虫灯。
背景技术
诱虫灯是一种夜晚用来引诱和捕杀有趋光性的昆虫的灯,可见光和紫外线光等均可作诱虫灯的光源,减少害虫的数量能够使林业种植能够更加顺利,降低林业种植中生病的可能,使林业种植能够丰收。
市场上的诱虫灯在将害虫捕获后无法及时将害虫清理出去,导致害虫数量堆积、腐烂,使诱虫灯的内部变得脏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林业虫害防治用诱虫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虫害防治用诱虫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诱虫灯在将害虫捕获后无法及时将害虫清理出去,导致害虫数量堆积、腐烂,使诱虫灯的内部变得脏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包括主体、蓄电池板、太阳能光伏板、转杆、电压挂钩、系带、通道、诱虫灯泡、高压网、置放盒、固定钩、弹簧、底座和锥形杆,所述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蓄电池板,且蓄电池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上端面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上端面固定有电压挂钩,所述系带固定于主体的右端面,且主体的外表面贯穿有通道,所述主体的内壁安置有诱虫灯泡,且诱虫灯泡的下方设置有高压网,所述高压网的下方设置有置放盒,且置放盒的外侧设置有固定钩,所述弹簧连接于固定钩的左端面,且弹簧的下端面连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主体与底座之间通过卡接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转杆与太阳能光伏板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板与诱虫灯泡之间为电性连接,且主体的材质为透明PVC。
优选的,所述高压网与置放盒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且置放盒与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钩与底座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固定钩与置放盒之间为扣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连接有锥形杆,且底座与锥形杆之间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产品设置有透明材质的主体不会阻挡诱虫灯泡发出的光线,使害虫能够被诱虫灯泡发出的光线吸引,高压网能够释放出强电压将害虫击毙,害虫能够通过通道进入主体的内部;
2.本产品设置有置放盒能够盛放被电击后的害虫,固定钩能够将置放盒固定在底座上,防止置放盒发生晃动,底座和主体之间能够拆卸,能够及时对置放盒进行更换;
3.本产品在重力的作用下,本产品无论挂在哪里都能够保持竖直状态,设置有圆锥形的锥形杆,能够方便产品放置进泥土里,产品有两种放置模式,可以根据当地条件进行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蓄电池板;3、太阳能光伏板;4、转杆;5、挂钩; 6、系带;7、通道;8、诱虫灯泡;9、高压网;10、置放盒;11、固定钩; 12、弹簧;13、底座;14、锥形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东平,未经吕东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07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