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路气密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45852.5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8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程芳玲;夏元平;姜春鹏;葛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气密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路气密检测装置,包括相并列设置的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第一连通管路与等效管路连接,第二连通管路用于与被测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第二连通管路与同一进气管路连通,第一连通管路设置第一压力检测元件,第二连通管路设置第二压力检测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路气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管路通过直压法进行气密试验,首先将压缩空气充入管路中,其次封堵管路,保持一段时间,最后,通过该段时间内压力的变化进行检测管路的气密性。直压法原理简单,操作性强,但发明人发现,管路内压力变化受外界温度扰动较大,当保压时间较长时,会出现压力上升的情况,存在误判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路气密检测装置,该装置利用差压法原理,通过等效管路和被测管路之间的压差变化实现气密性自动检测,有效提高管路气密检测的测量精度和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路气密检测装置,包括相并列设置的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第一连通管路与等效管路连接,第二连通管路用于与被测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第二连通管路与同一进气管路连通,第一连通管路设置第一压力检测元件,第二连通管路设置第二压力检测元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通管路设置第一通断元件,第二连通管路设置第二通断元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之间通过第三连通管路连接,第三连通管路设置差压传感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连通管路与第一连通管路连接端设置第三通断元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连通管路与第二连通管路连接端设置第四通断元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路依次设置球阀、气源处理器、数字压力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路设置增压阀和稳压风缸。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路设置过滤器和电气比例阀。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等效管路与第一排气管路连通,第一排气管路设置第五通断元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排气管路,第二排气管路用于与被测管路连通,第二排气管路设置过滤器和第六通断元件。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管路气密检测装置,利用差压法原理,设置等效管路,且等效管路、被测管路均与一连通管路连接,从而使得等效管路、被测管路形成并列关系,将压缩空气分别充入被测管路和等效管路,在两者之间建立平衡关系,通过两者之间的压力变化,判断被测管路的气密性。由于被测管路与等效管路所处环境相同,受外界影响可相互抵消,两者之间的压差只是针对管路压力的变化,如被测管路有泄漏,可以很清晰的表现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管路气密检测装置,通过等效管路和被测管路之间的压差变化实现气密性自动检测,有效提高管路气密检测的测量精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管路气密检测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58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磁随钻探测防碰模拟实验装置
- 下一篇:印刷车间粉尘净化水循环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