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建筑地基基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48228.0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8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浩;陈懋境;李文伟;高颖怡;梁达周;林国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24;E02D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地基基础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地基基础结构,其包括凹陷于地面的桩孔,桩孔内埋设有基桩,基桩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承载建筑物的承载基台,基桩内凹陷有支护槽,支护槽的槽口与基桩的侧壁平齐,支护槽内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转动刀,转动刀沿水平方向转动,基桩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一端伸出基桩靠近地面一端,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转动刀转动的推杆,转动刀的转动连接处远离基桩的轴线,转动刀的转动连接处至转动刀远离转动连接处一端的距离大于转动刀的转动连接处至槽口的距离,转动刀转动至极限时,转动刀伸出基桩的长度最长。本申请具有提高建筑地基基础结构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地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地基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结构,基础需要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载,因此,基础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地将荷载传递给地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基础中通常通过在土中设置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基桩作为承受荷载的载体,由于基桩承受的荷载十分大,在长时间重力作用下,使得基桩容易产生沉降,使得建筑地基基础结构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建筑地基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地基基础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建筑地基基础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建筑地基基础结构,包括凹陷于地面的桩孔,所述桩孔内埋设有基桩,所述基桩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承载建筑物的承载基台,所述基桩内凹陷有支护槽,所述支护槽的槽口与基桩的侧壁平齐,所述支护槽内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转动刀,所述转动刀沿水平方向转动,所述基桩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伸出基桩靠近地面一端,所述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转动刀转动的推杆,所述转动刀的转动连接处远离基桩的轴线,所述转动刀的转动连接处至转动刀远离转动连接处一端的距离大于转动刀的转动连接处至槽口的距离,所述转动刀转动至极限时,所述转动刀伸出基桩的长度最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新型建筑地基基础结构需要进行加固时,由于转轴一端伸出基桩靠近地面一端,通过外接驱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推杆沿水平方向转动,推杆转动从而推动转动刀转动,由于转动刀的转动连接处远离基桩的轴线,所述转动刀的转动连接处至转动刀远离转动连接处一端的距离大于转动刀的转动连接处至槽口的距离,使得转动刀的长度大于转动刀的转动连接处的距离至支护槽的槽口的距离,转动刀转动过程中伸出基桩,基桩外为泥土,转动刀沿水平方向转动至插入泥土中,通过将转动刀转动至极限状态,使得转动刀伸出基桩的长度最长,从而使得转动刀最大程度的插入泥土中,由于转动刀沿水平方向转动插入泥土中,使得基桩不易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使得从而使得基桩沿竖直方向的稳定性较佳,使得基桩不易沉降,使得建筑地基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提高。
优选的,所述转动刀为钢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刀为钢刀的设置,由于钢板的硬度较大,使得转轴转动时,转动刀沿水平方向转动时较好的插入泥土中,从而使得驱动转轴转动所需的力较小。
优选的,所述推杆与转动刀抵接,所述转动刀朝向推杆的抵接面呈劣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刀朝向抵接面呈劣弧状的设置,使得推杆推动转动刀时,推杆推动转动刀过程中保持较佳的接触效果,使得推杆施加在转动刀上的力较为均匀,从而使得转动刀插入泥土的效果更佳,使得建筑地基基础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优选的,所述转动刀共四个且沿圆周转动连接在支护槽内,所述支护槽共有四个槽口。所述槽口沿基桩周向均匀分布,四个所述槽口与四个转动刀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刀四个的设置,有利于转动刀受力分散,提高了基桩与泥土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得基桩不易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使得基桩不易沉降,从而使得建筑地基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万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8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思想政治教育问卷调查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带换热器的催化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