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闪烁体探测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1053.9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5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科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203 | 分类号: | G01T1/203;G01T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姚琼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闪烁 探测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性探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塑料闪烁体探测器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探测器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问题。它包括安装座、安装腔、连接筒、闪烁体、光导以及光电倍增管,安装座的内侧壁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固连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伸缩方向经过连接筒的中轴线,伸缩弹簧的自由端固连有限位体,连接筒的外侧面底部开设有与环形槽相正对设置的限位环槽,限位体远离伸缩弹簧的一侧抵靠于限位环槽内。本实用新型在伸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限位体向限位环槽移动,直至该限位体远离伸缩弹簧的一侧抵靠于限位环槽内,从而实现了安装,同理即可拆卸,安装与拆卸方便,稳定性高,从而避免出现漏光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性探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塑料闪烁体探测器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是放射性测量领域常用的探测器,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用于辐射探测的塑料闪烁体探测器主要由塑料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和前置板组成的辐射探测器。其原理是当射线进入塑料闪烁体时,闪烁体的原子或分子受激而产生荧光,光电倍增管将产生的荧光放大并转换成电信号送入前置板进行处理。
通常,探测器需要放置在屏蔽铅室中应用,探测器实际占用空间包括了探测器本身的体积和接线端的体积,探测器实际体积越大,需要的铅室越大,通过缩小探测器本身体积,改变接线方向来缩小接线端占用空间,可以显著减少铅室高度,减少铅用量,降低成本,节能减排。
但是,光电倍增管与塑料闪烁体的固定一般都是通过光电倍增管与管座连接,通过管座固定在塑料闪烁体上,没有成形的固定装置,有的采用螺丝或金属模具等将其固定在一起,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并且存在漏光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闪烁体探测器装置,利于安装与拆卸,避免漏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闪烁体探测器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纵向设置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两端贯通,所述连接筒的内壁顶部设有闪烁体,所述闪烁体顶部设有光导,所述光导的底部设有光电倍增管,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固连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伸缩方向经过连接筒的中轴线,所述伸缩弹簧的自由端固连有限位体,所述连接筒的外侧面底部开设有与环形槽相正对设置的限位环槽,所述限位体远离伸缩弹簧的一侧抵靠于限位环槽内。
安装时,将连接筒放置于安装腔内,并使其向下运动,当连接筒先挤压伸缩弹簧使其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限位环槽移动至与环形槽对应时,在伸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限位体向限位环槽移动,直至该限位体远离伸缩弹簧的一侧抵靠于限位环槽内,从而实现了安装,同理即可拆卸,安装与拆卸方便,稳定性高,从而避免出现漏光现象的发生;其中,限位体为球状结构,当连接筒为伸缩弹簧处于正常状态时,该限位体的靠近连接筒一端的端部位于连接筒的下方,利于在连接筒的向下运动过程中挤压伸缩弹簧,使得伸缩弹簧先处于被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的底端贯穿,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有可绕连接筒的中轴线转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BNC插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的中轴线与连接筒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转动配合于转动孔内,所述转动孔的内侧面开设有转动环槽,所述安装座的外侧面底部设有与该转动环槽转动配合的转动块;利于转动安装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的顶部具有位于环形槽上方的引导面,所述连接筒的底部具有与引导面转动配合的贴靠部。
连接筒向下运动时,该贴靠部的横截面小于连接筒所对应的横截面面积,在连接筒的运动过程中先通过贴靠部先插入安装腔内,并通过引导面对其运动方向进行引导,利于提高连接筒的运动效果,当贴靠部抵靠于引导面上时,可通过引导面对连接筒进行支撑,利于提高连接筒的连接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科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科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1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