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款新型无烟环保危废炼铅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5013.1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贾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西平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10;F27B14/20;C22B13/02 |
代理公司: | 佛山高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62 | 代理人: | 张自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款 新型 无烟 环保 危废炼铅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款新型无烟环保危废炼铅锅炉,包括炉体和炉盖,炉体整体形状呈圆台状,炉盖上设有进料口和液面高度限位器,炉体包括壳体、坩埚、温控加热装置、耐热保温层和底座,壳体固接于底座的上表面,坩埚内嵌于壳体内部,坩埚和壳体之间设有耐热保温层,耐热保温层和壳体之间设有温控加热装置,坩埚、耐热保温层和底座之间设有集溢区,坩埚的底部设有连通集溢区的排液孔,集溢区的底部设有连通壳体外部的排液管,壳体的外表面设有电柜。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电能加热熔化,实现无烟环保地进行危废铅料的回收重炼,同时通过自动控制提高炼铅的效率和保证人员的健康,而本熔炉呈圆台状,能够减少铅液的氧化而产生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款新型无烟环保危废炼铅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熔炼铅酸电池、铅灰、铅泥及含铅废料等一般都是使用火法高炉,这种高炉使用煤作为燃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且效率低,出铅率也低。再者还有使用工业电阻电炉进行熔炼提铅,虽然这种电炉没有什么污染,但其能耗高耗时长。而且传统的熔炉进行对废旧铅电池的回收及利用时,还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工具将铅投放到冶炼装置内,使得工作人员很容易与铅接触,但因为铅具有一定的毒性,会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除此以外传统的熔炉大多数为上大下小的形状,容易增加铅液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容易使得铅液氧化而产生大量的损耗,造成污染和浪费,不够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款新型无烟环保危废炼铅锅炉,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款新型无烟环保危废炼铅锅炉,包括炉体和炉盖,所述炉体整体形状呈圆台状,所述炉盖上设有进料口和液面高度限位器,所述炉体包括壳体、坩埚、温控加热装置、耐热保温层和底座,所述壳体固接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坩埚内嵌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坩埚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所述耐热保温层,所述耐热保温层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所述温控加热装置,所述坩埚、所述耐热保温层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集溢区,所述坩埚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集溢区的排液孔,所述集溢区的侧面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壳体外部的排液管,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电柜,所述电柜内部设有电脑控制器和电脑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开关、显示屏、指示灯和调节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口呈Y字形,所述进料口包括进料管和还原液管,所述液面高度限位器安装于所述炉盖的内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温控加热装置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耐热隔热棉,所述温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线圈、电热棒、磁感应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耐热保温层与所述坩埚之间的间隙为集溢槽,所述集溢槽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集溢区的集液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上端部设有环形密封盖,所述环形密封盖与所述耐热保温层扣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耐热保温层与所述坩埚之间设有振动激励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振动激励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于所述电脑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排液孔的上端部设有电动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故障指示灯、工作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熔炉通过使用电能加热熔化铅料,不会如传统的火法高炉一样产生有害气体并且耗能远低于工业电阻电炉,实现无烟环保地进行危废铅料的回收重炼,实现危废铅料的重复利用。同时通过系统的检测设备实现工作人员无接触炼铅,提高炼铅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工作人员尽量少的接触到有毒的铅料,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而且本熔炉整体形状呈圆台状,有利于在熔铅过程中减小铅液接触空气的面积,减少铅液的氧化而产生的损耗,更加的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西平,未经贾西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5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候性复合板材
- 下一篇:一种小儿神经外科用束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