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酶纯化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8382.6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4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星;殷科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堂佰信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6;C12M1/34;C12M1/12;C12M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杨洪婷 |
地址: | 610400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酶 纯化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生物酶纯化分离装置,包括冷却罐、离心罐和过滤罐,冷却罐与离心罐之间连接有第一输送管,离心罐与过滤罐之间连接有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上设有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管上设有第二输送泵,冷却罐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冷却腔,第一输送管依次贯穿外壳体和内壳体后与内壳体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冷却罐的内部增设冷却腔,在尽可能不增大装置的体积的基础上,使得冷却介质更加接近内壳体内部的生物酶溶液,从而提高冷却效果;同时,还能根据内壳体内部生物酶溶液的液位高度调整冷却腔内冷却液的液位高度,保证冷却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酶纯化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酶的纯化分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处理细胞破碎后的含酶原料,使酶充分地溶解到提取液中的过程。生物酶溶液在纯化分离前往往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冷却,以获得较好的离心效果,但是目前的冷却设备大多与离心设备相分离,影响了分离效果。
为此,专利公开号为CN21194701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生物酶纯化分离装置,包括冷却罐,所述冷却罐中下部安装有冷却夹套,所述冷却罐底部安装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上安装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管一端与冷却罐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离心罐上部连接,所述离心罐底部安装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上安装有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管一端与所述离心罐底部连接,另一端与过滤罐上部连接,所述离心罐内部安装有过滤网。然而,该纯化分离装置通过在冷却罐外部设置冷却夹套的方式对溶液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不佳,且增大了冷却罐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酶纯化分离装置,其通过在冷却罐内部增设冷却腔,实现在尽可能不增加冷却罐体积的基础上提高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物酶纯化分离装置,包括冷却罐、离心罐和过滤罐,所述冷却罐与所述离心罐之间连接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离心罐与所述过滤罐之间连接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上设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管上设有第二输送泵;
所述冷却罐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第一输送管依次贯穿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后与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可选的,所述内壳体采用耐低温材料制成,所述外壳体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冷却罐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内壳体内部连通的加液管,所述加液管上设有可开闭的密封盖。
可选的,所述内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透明观察窗,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透明观察窗相对应的第二透明观察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明观察窗的高度等于所述内壳体内腔的高度,所述第二透明观察窗的高度与所述第一透明观察窗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明观察窗的外壁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刻度线。
可选的,所述过滤罐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外缘与所述过滤罐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过滤网的一侧贯穿所述过滤罐后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侧与所述过滤罐的外壁贴合,所述挡板与所述过滤罐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外侧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堂佰信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堂佰信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83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