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走廊集成化管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9003.5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7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林康;胡林;董永琪;苏杰;刘浩;李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123;G08G1/09;G08G1/07 |
代理公司: | 中山颖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7 | 代理人: | 郑丽君;钟作亮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智能 交通 走廊 集成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走廊集成化管控系统,其包括站台模块、路口模块和调度中心;站台模块包括站台WSN设备、摄像设备和超声波设备;路口模块包括路口WSN设备、信号优先申请WSN设备和信号灯设备;调度中心包括远程调度系统和路侧调度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能够实现多种功能且能够实时便捷地通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走廊集成化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日益繁忙,交通走廊集成化管控有助于提高交通走廊整体效率,提高交通工具的出行速度、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在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走廊集成化管控系统中,车辆通过车载WSN设备,与路侧端进行实时通信,获取交叉口信号灯状态、行驶速度建议等信息,调度中心通过车路通信及时掌握车辆及路况信息,调整车路通行,从而有效保障道路安全、提升运行效率。交通走廊集成化管控系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对车载终端上传的数据、路口路侧上传的数据、来自互联网的路况数据等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协调包括公交车辆在内的各个交通主体的通行。如何提高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走廊集成化管控系统的功能性以及如何实现多功能交通走廊集成化管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是交通走廊集成化管控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且通过网络实时便捷地进行数据传输的交通走廊集成化管控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走廊集成化管控系统,其包括站台模块、路口模块和调度中心;站台模块包括站台WSN设备、摄像设备和超声波设备;站台WSN设备与摄像设备通过第一网络进行数据交换,站台WSN设备与超声波设备通过第二网络进行数据交换,站台WSN设备还用于与车载WSN设备通过第三网络进行数据交换;路口模块包括路口WSN设备、信号优先申请WSN设备和信号灯设备,路口WSN设备用于与车载WSN设备通过第四网络进行数据交换,路口WSN设备与信号优先申请WSN设备通过第五网络进行数据交换,信号优先申请WSN设备与信号灯设备通过第六网络进行数据交换;调度中心包括远程调度系统和路侧调度系统;站台WSN设备与远程调度系统通过第七网络进行数据交换,站台WSN设备与路侧调度系统通过第八网络进行数据交换;信号优先申请WSN设备和路口WSN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与远程调度系统通过第七网络进行数据交换,信号优先申请WSN设备和路口WSN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与路侧调度系统通过第九网络进行数据交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网络为以太网,第二网络为ZigBee网络,第三网络为ZigBee网络,第四网络为ZigBee网络,第五网络为LoRa网络或ZigBee网络,第六网络为以太网,第七网络为4G网络或光纤网络,第八网络为LoRa网络或ZigBee网络,第九网络为LoRa网络或ZigBee网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远程调度系统包括协同调度系统、廊道管理系统、停靠管理系统、路权保护系统、视频管理系统和WSN管理系统;路侧调度系统包括信号优先系统和车路协同系统;协同调度系统、廊道管理系统、停靠管理系统、路权保护系统、视频管理系统、WSN管理系统、信号优先系统和车路协同系统相互之间通过调度中心网络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摄像设备与路权保护系统通过第七网络进行数据交换,摄像设备与视频管理系统通过第七网络进行数据交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站台模块还包括信息发布屏控制器,信息发布屏控制器与远程调度系统通过第七网络进行数据交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远程调度系统包括信息发布系统,信息发布屏控制器与信息发布系统通过第七网络进行数据交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超声波设备设置在站台停靠位置一侧,通过超声波感知公交车辆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9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