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捡球放球存储一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60290.1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8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禹;郝健康;鲍洪智;张洪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禹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A63B69/38;A63B67/04;A63B7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130103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多功能 捡球放球 存储 一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捡球放球存储一体装置,包括捡球筒和放球筒,捡球筒和放球筒均由透明塑料制备;放球筒为中空长筒状结构,放球筒包括第一分筒和第二分筒,第二分筒可活动连接在第一分筒顶部,第二分筒为从上到下渐扩的结构;捡球筒为中空筒状结构,捡球筒的顶部活动连接在第一分筒的底部,捡球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盖,底盖的端面为弹性网,底盖有两种规格、分别为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第一底盖上弹性网网孔内切圆的直径为45~62mm,第二底盖上弹性网网孔内切圆的直径为25~39mm。上述装置,质量轻巧,方便携带,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易于普及;方便使用和控制;方便存储;同时还可直观地观察装置内球的数量;既可用于网球,也可用于乒乓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捡球放球存储一体装置,属于乒乓球、网球捡球、放球、存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在日常生活中,乒乓球也是深受人们喜欢的运动,人们在乒乓球练习、训练或比赛时,经常会有乒乓球散落在地上,需要人民弯腰将地上的乒乓球捡起,很不方便。网球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体育运动同样存在捡球不便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一些捡球器的相关报道,但是存在如下问题:1)结构复杂,不便携带,成本高,难以普及;2)不能实现一次只放一个球的功能,不便于使用和控制;3)不便观察捡球器中球的数量;4)只适于一种球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捡球放球存储一体装置,方便捡球,方便携带,结构简单,质量轻,成本低廉;可一次放出一个球,方便使用和控制;锻炼结束后,可将所用球存储在装置内,便于下次使用;同时还可直观地观察装置内球的数量;既可用于网球,也可用于乒乓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捡球放球存储一体装置,包括捡球筒和放球筒,捡球筒和放球筒均由透明塑料制备;放球筒为中空长筒状结构,放球筒包括第一分筒和第二分筒,第二分筒可活动连接在第一分筒顶部,第一分筒的内径不小于70mm,第一分筒顶部的内径不大于80mm,第二分筒为从上到下渐扩的结构,第二分筒顶部的内径为41~60mm;捡球筒为中空筒状结构,捡球筒的顶部活动连接在第一分筒的底部,捡球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盖,底盖的端面为弹性网,底盖有两种规格、分别为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第一底盖上弹性网网孔内切圆的直径为45~62mm,第二底盖上弹性网网孔内切圆的直径为25~39mm。
作为常识,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40mm;网球的标准直径为65.41~68.58mm。
当用于乒乓球时,将第二分筒活动连接在第一分筒顶部,捡球筒的底部连接第二底盖,捡球时,放球筒在上、捡球筒在下,捡球人站立、且手握第二分筒顶部,将捡球筒底部的弹性网对准地上的乒乓球轻轻向下挤压,乒乓球即被压入捡球筒内,用球时,从放球筒倒出即可,且一次倒出一个球,方便可控;当用于网球时,将第二分筒拆下,捡球筒的底部连接第一底盖,然后采用与乒乓球类似的方法捡球即可。
上述捡球筒和放球筒均由透明塑料制备,既方便直观地观察装置内球的数量,又能兼顾轻质,结构简单,轻巧方便;放球筒为中空长筒状结构,既方便人站立状态捡球,又有加大了储存空间;第一分筒的内径不小于70mm(大于网球直径),第一分筒顶部的内径不大于80mm,便于网球的通过和倒出,且一次只倒出一个球,同时便于使用;第二分筒顶部的内径为41~60mm,稍大于一个乒乓球的直径(40mm),确保一次顺利地倒出一个球,同时便于捡球时的握持;捡球筒的底部匹配两种规格,是为了提高装置的适应性,既能用于网球,也能用于乒乓球,用于网球时,使用第一底盖,用于乒乓球时,使用第二底盖;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上弹性网网孔内切圆的直径的设置,既便于捡球,也能有效防止球的漏出。
上述捡球筒和放球筒相互贯通,球可在整个装置内的存储和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禹,未经张洪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02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