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链条加工用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65110.9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6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峰;朱培友;陈娜;李行;梁莉莉;张荣波;单光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恒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6 | 分类号: | F24H1/16;F24H9/18;F24H9/20;F24H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王舵 |
地址: | 27120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工用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链条加工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开设有内腔的第一壳体,玻璃管延伸至第一壳体内且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内腔里还设有螺旋状换热管,电热丝位于换热管形成的第一通道内,换热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延伸出第一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换热管的设置,将电热丝产生热进行热量回收;通过第一壳体将电热丝包裹住,从而清除安全隐患设置;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设置,便于第一壳体的安装;通过固定板的设置,便于换热管在第一壳体内稳定的固定;通过填充有保温材料的空腔的设置,便于减小内腔的热量散失,更有利于更多热量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链条领域,尤其涉及到链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链条加工用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环形链条经常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在环形链条生产时,原料为圆棍,然后将圆棍弯成环形,在弯折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圆棍预热,以便于后续圆棍的弯折,预热过程中,圆棍被输送到玻璃管中,玻璃管外缠绕有电热丝,通过电热丝加热,对圆棍进行预热,目前,电热丝暴露在空气中,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电热丝的热量也会大量散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链条加工用余热回收装置,回收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并将电热丝包裹住,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链条加工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开设有内腔的第一壳体,玻璃管延伸至第一壳体内且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内腔里还设有螺旋状换热管,电热丝位于换热管形成的第一通道内,换热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延伸出第一壳体。
本使用新型在使用时,换热管中通入换热介质,将电热丝产生热进行热量回收,同时第一壳体将电热丝包裹住,从而清除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底面和下壳体的顶面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形成内腔,上壳体两相对设置的侧面固接有上侧板,下壳体两相对设置的侧面固接有下侧板,上侧板与下侧板通过螺栓连接,上壳体的两端面开设有连通上壳体凹槽的上弧槽,下壳体的的两端面开设有连通下壳体凹槽的下弧槽,上弧槽和下弧槽相对设置,且形成供换热管贯穿到第二通道,下壳体上开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穿出穿孔。
本优选方案在使用时,首先换热管移动,使玻璃管和电热丝位于第一通道内,然后将下壳体从换热管下方向上移动,并使进水端和出水端从穿孔中穿出,同时将上壳体从换热管上方向下移动,最终上壳体和下壳体接触,然后用螺栓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设置,便于第一壳体的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供设有两条,两条换热管的管道交错排布。本优选方案通过两条换热管的设置,增大换热面积,便于更多热量的回收。
作为优选,换热管的波峰和波谷均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螺栓与第一壳体连接。本优选方案通过固定板的设置,便于换热管在第一壳体内稳定的固定。
作为优选,第一壳体内开设有填充有保温材料的空腔,固定板位于空腔和换热管之间。本优选方案通过填充有保温材料的空腔的设置,便于减小内腔的热量散失,更有利于更多热量的回收。
作为优选,换热管延伸出第一壳体的进水端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换热管延伸出第一壳体的出水端上设有温度检测器。本优选方案在使用时,通过温度检测器检测出水温度,当出水温度过低时,可以调节流量控制阀,减小流量,从而提高出水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换热管的设置,将电热丝产生热进行热量回收;通过第一壳体将电热丝包裹住,从而清除安全隐患设置;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设置,便于第一壳体的安装;通过固定板的设置,便于换热管在第一壳体内稳定的固定;通过填充有保温材料的空腔的设置,便于减小内腔的热量散失,更有利于更多热量的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部分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部分透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恒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恒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51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束式潜孔锤
- 下一篇:一种无铅锡条生产用棱角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