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门铃台历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74872.5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5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潘贤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铭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H04N7/18;G09D3/12;G07C9/25;G08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门铃 台历 组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门铃台历组合装置,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内壁与室外机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室外机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监视器,所述室外机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状态指示灯,所述室外机的外壁且位于状态指示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密码键,所述室外机的外壁且位于密码键的一侧设置有NFC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视屏通话、输入密码、刷卡、指纹验证等方式进行开门,当有人通过视屏通话进行敲门时,显示屏对人脸进行显示,当室内机视屏功能关闭时,控制器,对室内机的功能进行转换,切换至台历模式,本装置通过将电子门铃与台历进行组合,使一个装置既可以充当电子门铃又可以充当台历,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门铃台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门铃台历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居住的舒适性与私密性,现代家居对房门的隔音效果有着相应的规范要求。因此电子门铃也已成一种标准配置的门具,几乎是家家必备,是具有较大市场需求的产品。目前市面上的电子门铃功能比较单一,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对于室内面积较大的房屋还可能存在提示效果不佳等问题。电子台历作为一种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装饰性的电子产品,也在现代家居中备受青睐,相当普及。
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子门铃与台历往往是分开设置,不能够巧妙地将门铃和电子台历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功能不丰富,且目前的电子门铃与台历装置安装麻烦,浪费时间,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子门铃台历组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门铃台历组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门铃台历组合装置,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内壁与室外机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室外机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监视器,所述室外机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状态指示灯,所述室外机的外壁且位于状态指示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密码键,所述室外机的外壁且位于密码键的一侧设置有NFC装置,所述室外机的外壁且位于NFC装置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指纹感应器,所述室外机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扩音器。
所述室内机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在室内机的内壁,所述室内机的外壁且位于显示屏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视屏控制键,所述室内机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台历控制键。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机与室内机远离正面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壁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墙壁上预先安装预制件,将室内机、室外机外壁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向中间推动,使卡杆与卡槽卡接,使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将预制件进行夹紧,从而将室内机和室外机安装在墙壁上,方便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机的内壁且位于指纹感应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于指纹感应器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罩的设置,可以在指纹感应器不使用时,将防护罩向下滑动,对指纹感应器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机的外壁且位于监视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温度监测器和湿度监测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监测器和湿度监测器对室外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通过台历模式进行显示,使温度和湿度的监测更加的精确。
进一步的,所述室内机远离正面的一侧通过接线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电线,所述连接电线远离室内机的一端与室外机的接线端固定连接,所述室内机与室外机通过连接电线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电线的设置,使室内机和室外机的数据可以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卡杆的外壁与卡槽的内壁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铭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铭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4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