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鸟眼布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75641.6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8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迪阳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鸟眼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鸟眼布,涉及针织面料,旨在解决衣物在汗液的作用下粘附皮肤表面,造成皮肤的不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鸟眼层,所述鸟眼层由双面四针道编织而成,所述鸟眼层以十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第二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本实用新型通过亚麻纱线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的特点,能对皮肤表面产生的汗液进行吸湿放湿,调节皮肤表面的干湿度,保证皮肤的干湿,增加面料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鸟眼布。
背景技术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纺织品种类繁多。针织物可以先织成坯布,经裁剪、缝制而成各种针织品;也可以直接织成全成形或部分成形产品,如袜子、手套等。针织物除作衣着、生活和装饰用布外,在工业、农业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面料常用作服装的坯料,人们在穿着衣物进行运动时,尤其使在炎热的夏天,由于现有的纺织面料透气性差,衣物在汗液的作用下粘附皮肤表面,造成皮肤的不适。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鸟眼布,通过亚麻纱线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的特点,能对皮肤表面产生的汗液进行吸湿放湿,调节皮肤表面的干湿度,保证皮肤的干湿,增加面料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鸟眼布,包括鸟眼层,所述鸟眼层由双面四针道编织而成,所述鸟眼层以十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
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
第二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浮线;
第四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五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成圈组织;
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集圈组织;
第七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八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浮线;
第九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十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浮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十路为一循环的鸟眼层中通过浮线位于若干成圈组织之间,使得鸟眼层上形成若干窝蜂状的孔洞,使得人们在穿着该面料时,能使体表的热量通过孔洞进行散热,从而减少汗液,解决了面料容易在汗液在作用下粘附皮肤表面,且有助于皮肤的散热,提高面料的透气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路、第三路、第六路和第八路穿织的纱线采用第一色纱,所述第二路、第四路、第五路、第七路、第九路和第十路穿织的纱线采用第二色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路一循环的结构中采用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间隔排列,能提高面料的立体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均采用涤纶轻网络丝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均采用涤纶材质的轻纱网络丝,通过涤纶材质作为化纤具有良好的疏水能力,并通过轻纱网络丝具有质地轻薄的特点,使衣物更加轻盈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色纱为75D/52F,所述第二色纱为100D/96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迪阳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绍兴迪阳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5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向装置和熔喷料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锅炉的防生物质碱金属腐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