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循环使用全程实时跟踪扫码开锁的智能快递袋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75761.6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7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勃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勃宇 |
主分类号: | B65D33/00 | 分类号: | B65D33/00;B65D33/25;B65D55/14;B65D33/34;G06K19/06;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朱云丽 |
地址: | 0740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复 循环 使用 全程 实时 跟踪 开锁 智能 快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循环使用全程实时跟踪扫码开锁的智能快递袋。包括袋体、二维码、拉链和电子锁扣,所述袋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拉链,所述袋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扫码开锁的二维码,所述袋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寻找货物的袋体编号,所述拉链的拉链头上开有圆孔,所述电子锁扣设置于袋体上,所述电子锁扣包括锁体、电池、锁体锁槽、跟踪芯片、锁扣主体、电量显示牌、液压升顶器和控制板,所述锁扣主体上开有锁体锁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拉链和电子锁扣的配合实现袋体闭合,其搭配能够应用在其它包装上,应用范围广,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更加方便;客户能够实时获得快递位置信息,且不泄露客户个人信息,保护客户隐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快递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重复循环使用全程实时跟踪扫码开锁的智能快递袋。
背景技术
现阶段快递行业迅猛发展,快递袋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传统的快递袋都是使用不干胶直接将袋口进行粘贴,能够接触到快递袋的人可以将快递袋打开然后使用不干胶重新粘贴,客户不能直观地看出自己的快递是否被拆开,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有可能因为会对客户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还有一次性使用的纸制品,易受潮并且不防火;客户无法实时获知具体位置;客户信息都在快递面上容易泄漏信息。
申请人之前申请了一种可重复循环使用全程实时跟踪扫码开锁的智能快递袋(专利号为2019217389782),但是其封口锁扣装置体积较大,使用不太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重复循环使用全程实时跟踪扫码开锁的智能快递袋,其通过拉链和电子锁扣的配合实现对袋体口部的闭合,其搭配能够应用在其它包装上,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重复循环使用全程实时跟踪扫码开锁的智能快递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二维码、拉链、电子锁扣和袋体编号,所述袋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拉链,所述袋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扫码开锁的二维码,所述袋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寻找货物的袋体编号,所述拉链的拉链头上开有圆孔,所述电子锁扣设置于袋体上,所述电子锁扣包括锁体、电池、锁体锁槽、跟踪芯片、锁扣主体、电量显示牌、液压升顶器和控制板,所述锁扣主体上开有锁体锁槽,所述锁体设置于锁体锁槽内,且和拉链头上圆孔相对应,所述锁扣主体上设置有电池、跟踪芯片、电量显示牌和控制板,所述电池、跟踪芯片均和控制板通信连接,所述液压升顶器设置于锁扣主体上,且液压升顶器的伸缩端和锁体连接,所述液压升顶器和控制板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和通信模块。
优选地,所述锁体为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拉链和电子锁扣的配合实现袋体的闭合,其搭配能够应用在其它包装上,应用范围广,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更加方便;客户能够实时获得快递位置信息,且不泄露客户个人信息,保护客户隐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重复循环使用全程实时跟踪扫码开锁的智能快递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重复循环使用全程实时跟踪扫码开锁的智能快递袋电子锁扣去除液压升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重复循环使用全程实时跟踪扫码开锁的智能快递袋电子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袋体1、二维码2、拉链3、锁体4、拉链头5、电子锁扣6、电池7、锁体锁槽8、跟踪芯片9、锁扣主体10、电量显示牌11、液压升顶器12、控制板13、袋体编号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勃宇,未经陈勃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5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冷蒸发管自动绕管贴敷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风导式余热利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