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噁英冷凝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77953.0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2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恽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理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36/00;F28C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林霞 |
地址: | 21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噁英 冷凝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噁英冷凝吸收器,包括安装底座和吸收外壳体,吸收外壳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气体处理室,吸收外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注水箱,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却箱,废气通道的内部设置有多组阻挡减速板,位于废气通道外侧气体处理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却箱,气体处理室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废气过滤箱,靠近水油混合室吸收外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废水过滤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噁英冷凝吸收器,通过设置的注水箱、第二冷却箱和冷水箱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对废气进行降温,便于后序将气体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通过设置的废水过滤箱可以通过废水处理器有效的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防止废水直接排放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噁英冷凝吸收器领域。
背景技术
焚烧处置是实现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等废物处置的重要技术选择,但如果焚烧处置过程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产生超标排放的二噁英和汞等二次污染物,因此,如何实现二噁英及汞等污染物的深度净化,尤其是协同深度净化至关重要,二噁英根据氯原子取代的位置和数量不同,共有210种异构体,结构十分复杂,理化性质稳定,很难自然降解,排放到大气中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将废气中二噁英进行处理至关重要,这时就需要一种二噁英冷凝吸收器用以处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今的二噁英冷凝吸收器在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二噁英冷凝吸收器不能有效对气体进行降温,不便于将气体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且现有的二噁英冷凝吸收器不能有效的对废水进行过滤,不利于环境安全,实用性和通用性较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二噁英冷凝吸收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噁英冷凝吸收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二噁英冷凝吸收器,包括安装底座和吸收外壳体,所述吸收外壳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气体处理室,位于所述气体处理室下方吸收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填料室,位于所述过滤填料室下方吸收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油混合室,所述吸收外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注水箱,所述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却箱,所述气体处理室的内部设置有废气通道,所述废气通道的内部设置有多组阻挡减速板,位于所述废气通道外侧气体处理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却箱,所述气体处理室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废气过滤箱,所述废气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废气过滤层,便于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过滤,靠近所述水油混合室吸收外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废水过滤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底座位于吸收外壳体的下端,靠近所述过滤填料室的吸收外壳体上开设有气体进口,所述气体进口上设置有气体进口连接件,所述吸收外壳体的上端连接有气体出口,所述吸收外壳体的一侧上端设置有闭合门,所述水油混合室中设置有抗高温、非易燃、不易挥发的有机油脂溶剂,能够快速吸收二噁英、co等气体,可以给高温气体降温,所述过滤填料室的内部填充有过滤填料,可以快速吸附烟气、烟尘的粉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箱的内部安装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连接有冷却板,所述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冷水存储箱,所述第一冷却箱位于冷水存储箱的外侧,所述冷水存储箱通过连接管与过滤填料室相通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注水箱的上端连接有注水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多组所述阻挡减速板之间形成环形通道,设置的环形通道可以降低废气的移动速度,延长在环形通道的停留时间,再配合第二冷却箱可以有效降低烟气的温度,所述阻挡减速板与第二冷却箱相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靠近所述气体处理室吸收外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冷水箱,所述冷水箱通过连接水管与第二冷却箱相通连接,所述冷水箱的上端安装有冷水箱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理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理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7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