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81717.6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3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传德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2;E03F5/10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达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3 | 代理人: | 姜秀梅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护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包括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护坡本体,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连接有地钉,护坡本体的坡面上设置有多排种植槽,护坡本体两侧设置有与种植槽相连通的泄水孔,护坡本体内侧设置有多个收集腔,多个收集腔分别位于种植槽下侧,种植槽内底端设置有与收集腔连通的导湿孔,导湿孔中固定连接有导湿棉棒,导湿棉棒下端延伸至收集腔中,护坡本体侧端设置有与收集腔相连通的溢水孔,溢水孔处固定连接有收集盒,收集盒位于泄水孔正下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护坡本体两侧设置泄水孔,雨水进入种植槽中对绿植进行灌溉,多余的水从泄水孔向外排出,减少土壤的流失,更好的保护护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常用的措施是在河流边修筑水利护坡,水利护坡可以起到保持水土、防洪的作用,并且为了美观和环境绿化,常常会在水利护坡表面种植草皮。
现有的边坡防护结构有的种植有植被,但是当水流冲击过大时,水容易积聚在种植植物的区域内,对植被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植被在该结构中发挥作用,导致整个结构的防护作用不佳。另外,水利护坡由于雨水冲刷和雨水渗入,容易造成水利护坡表面的草皮种植泥土流失,甚至会造成水利护坡的垮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包括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护坡本体,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连接有地钉,所述护坡本体的坡面上设置有多排种植槽,所述护坡本体两侧设置有与种植槽相连通的泄水孔。
优选的,所述种植槽内侧连接有多个分隔板,且分隔板上设置有渗水孔。
优选的,所述种植槽内壁设置有供分隔板插设的插槽。
优选的,所述护坡本体内侧设置有多个收集腔,且多个收集腔分别位于种植槽下侧,所述种植槽内底端设置有与收集腔连通的导湿孔,所述导湿孔中固定连接有导湿棉棒,且导湿棉棒下端延伸至收集腔中,所述护坡本体侧端设置有与收集腔相连通的溢水孔,且溢水孔处固定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位于泄水孔正下侧。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盖,且防护盖挡在泄水孔外侧。
优选的,所述护坡本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楔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护坡本体两侧设置有与种植槽相连通的泄水孔,利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的地钉将护坡本体固定在指定地点,在种植槽内种植绿植,雨天时,雨水进入种植槽中对绿植进行灌溉,多余的水从泄水孔向外排出,减少土壤的流失,更好的保护护坡。
2.通过在护坡本体内侧设置有多个收集腔,种植槽内底端设置有与收集腔连通的导湿孔,所述导湿孔中固定连接有导湿棉棒,护坡本体侧端设置有与收集腔相连通的溢水孔,且溢水孔处固定连接有收集盒,从泄水孔处流出的水被收集盒收集,从而由溢水孔进入收集腔收集,通过导湿棉棒将收集腔中的水导入土壤中,可保持种植槽内土壤的湿润性。
3.通过在收集盒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盖,且防护盖挡在泄水孔外侧,可有效防止泄水孔冲出的水向周围飞溅。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护坡本体两侧设置有与种植槽相连通的泄水孔,雨天时,雨水进入种植槽中对绿植进行灌溉,多余的水从泄水孔向外排出,减少土壤的流失,更好的保护护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传德,未经张传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1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用机箱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式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