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二节增压的油气混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82586.3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0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海;陈英峰;柯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合力机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23/10 | 分类号: | F04B23/10;F04B23/12;F04B53/18;F04B53/20;F04B53/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武支才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增压 油气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二节增压的油气混输设备,包括:往复式油气混输泵,具有液力端及动力端,所述液力端包括具有泵体以及活动设于所述泵体的柱塞运行腔中的柱塞,所述泵体还具有进液腔,所述动力端包括机身以及设于机身内的曲轴,所述曲轴与所述柱塞驱动连接;旋转增压泵装置,具有动力输入轴、供流体进入的吸液口以及供流体排出的出液口,所述动力输入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往复式油气混输泵的曲轴连接,从而与所述往复式油气混输泵共用同一个动力源,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往复式油气混输泵的进液腔连通。经油气混输设备输出的油气混输流体输出压力高、压缩比大、含气比大,可有效减少外输工况中间建站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混输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二节增压的油气混输设备。
背景技术
油气混输技术是当今难题,目前在油气田输送应用的工艺设备均为旋转式及往复式泵,在不同的工况中经常出现运转不正常的状况。油气混输泵,如常规输送螺杆泵中有单、双螺杆泵,一般均在含气量较低压缩比≤5的范围,其中,应用往复式油混泵在压缩比≤5内运行也是相对较稳定。
然而,由于目前油田有相当一部分油井与外输工况都存在井输出压力低、输出距离长,这就增加外输油气的压缩比大(压缩比一般在10-20之间),其对泵输出采用一级压缩工艺就增加了较大难度。尤其是,由于油气田处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所存在的工况及输送距离路线差异,油气井输出油气比及压力均不相同,这就造成了设备能否可靠运行的障碍。根据各油气田站点反映,目前油气混输工艺中仍有相当部分的混输泵在压缩比超过10以上均不能外输,只为通过管路铺设及中间建站进行分节输送或通过增压设备提高外输压力,这样不仅增大了投资成本,而且浪费了土地及污蚀环境。因而,如何提供一种油气混输输出压力高、压缩比大、含气比大的油气混输设备来满足国内现场应用,以解决少建站,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采用二节增压的油气混输设备,其油气混输流体输出压力高、压缩比大、含气比大,可有效减少外输工况中间建站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二节增压的油气混输设备,包括:
往复式油气混输泵,具有液力端及动力端,所述液力端包括具有泵体以及活动设于所述泵体的柱塞运行腔中的柱塞,所述泵体还具有进液腔,所述动力端包括机身以及设于机身内的曲轴,所述曲轴与所述柱塞驱动连接;
旋转增压泵装置,具有动力输入轴、供流体进入的吸液口以及供流体排出的出液口,所述动力输入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往复式油气混输泵的曲轴连接,从而与所述往复式油气混输泵共用同一个动力源,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往复式油气混输泵的进液腔连通。
上述旋转增压泵装置可以选择为容积螺杆泵、转子泵等增压泵。
作为改进,所述传动机构为增速齿轮传动副。
具体地,增速齿轮传动副可采用多种形式的齿轮传动副,如内外啮合的齿轮副或外啮合直齿轮副以及伞齿轮副都可以达到增速传动的目的。
作为改进,所述增速齿轮传动副包括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连接在所述曲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旋转增压泵装置的动力输入轴上,并与所述的主动齿轮啮合。
增速齿轮传动副的主动齿轮可安装固定在动力端的曲轴的末端的外径上,并通过有键槽配合固定。从动齿轮安装固定在旋转增压泵装置的驱动轴上,也可通过键槽固定,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后的增速比可根据具体的油气混输的流量需求进行设置。
为了对旋转增压泵装置与往复式油气混输泵进行合理空间布置,以使得整个油气混输设备更加紧凑牢靠,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身上具有罩设在所述曲轴的末端位置的轴承座,所述旋转增压泵装置连接在所述轴承座上,并使其动力输入轴伸入到所述轴承座内,所述主动齿轮为连接在所述曲轴的末端上的内齿圈,所述从动齿轮位于轴承座内,并与所述内齿圈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合力机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合力机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25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明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旅游用导游指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