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点阵及光栅三码对应技术防伪标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83488.1 | 申请日: | 2021-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7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许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2014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点阵 光栅 对应 技术 防伪 标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变点阵及光栅三码对应技术防伪标识,包括塑膜层,所述塑膜层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印刷层,所述印刷层的内部包括油墨信息层,所述印刷层的内部包括基体层,所述印刷层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热熔胶层,所述塑膜层的上方活动安装有匹配锁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点阵及光栅三码对应技术防伪标识,能够通过专用的算法对数码进行处理生成加密信息,再将加密信息用点的个数及点的位置及点的颜色的形式表现出来,随后将加密点阵信息层打印在油墨信息层之上,使得点的位置随机点位多,重复性极小,六位的重复率为一百乘以九百的六次方,可以通过光栅层完成对加密点阵信息层与防伪数码层的防伪,既难以伪造又能快速鉴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标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变点阵及光栅三码对应技术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
光栅指的是由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构成的光学器件,一般常用的光栅是在玻璃片上刻出大量平行刻痕制成,刻痕为不透光部分,两刻痕之间的光滑部分可以透光,相当于一条狭缝,精制的光栅,在一厘米宽度内刻有几千条乃至上万条刻痕,这种利用透射光衍射的光栅称为透射光栅,还有利用两刻痕间的反射光衍射的光栅,如在镀有金属层的表面上刻出许多平行刻痕,两刻痕间的光滑金属面可以反射光,这种光栅称为反射光栅,防伪标识也称为防伪标签或者防伪贴纸,是不干胶产品的一类,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上,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识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识的灵魂,目前,防伪标识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的手段,防伪标识技术也在不断的升级、演变,数码防伪技术一般是指在标识或产品上印刷防伪数码,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查询数码的真伪,防伪标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防伪标识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的防伪标识多采用简单的数码防伪技术或者光栅防伪,但是数码防伪容易被复制、防伪性能低,而光栅材料是一张由条状透镜组成的薄片,当我们从镜头的一边看过去,可看到在薄片另一面上的一条很细的线条上的图像,而这条线的位置,则由观察角度来决定,如果我们将多幅处在不同线条上的图像,对应于每个透镜的宽度,分别按顺序分行排列印刷在光栅薄片的背面上,当我们从不同角度通过透镜观察,将看到不同的图像,制作时掌握了角度也就掌握了光栅防伪,这也导致了光栅的防伪性能单一,为此,我们提出可变点阵及光栅三码对应技术防伪标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变点阵及光栅三码对应技术防伪标识,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可变点阵及光栅三码对应技术防伪标识,包括塑膜层,所述塑膜层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印刷层,所述印刷层的内部包括油墨信息层,所述印刷层的内部包括基体层,所述印刷层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热熔胶层,所述塑膜层的上方活动安装有匹配锁片。
优选的,所述塑膜层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硅油保护层,所述硅油保护层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光栅层,所述光栅层的材料是一张由条状透镜组成的薄片。
优选的,所述印刷层固定安装在光栅层的下表面位置处,所述印刷层包括防伪数码层、加密点阵信息层、油墨信息层和基体层,所述防伪数码层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加密点阵信息层,所述防伪数码层上的数码与加密点阵信息层的点阵的分布、个数、颜色对应。
优选的,所述油墨信息层位于加密点阵信息层的下表面位置处,所述油墨信息层可以是文字、图案、数字、色彩、荧光等现有技术防伪油墨技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油墨信息层的上表面靠近一侧位置处设有提示文字区,所述油墨信息层的上表面位于提示文字区的一侧位置处设有规避区。
优选的,所述基体层固定安装在油墨信息层的下表面位置处,所述基体层为印钞专用水印纸、铜版纸、镜面纸或其他纸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所述热熔胶层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硅油纸层,所述匹配锁片与塑膜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3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一体式光控育苗推车
- 下一篇:3D打印平台及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