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汽车板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86310.2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4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蕴雅;陈汉卿;龚永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拓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22 | 分类号: | F16F1/22;F16F1/26 |
代理公司: | 泉州华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0 | 代理人: | 曾昆峰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汽车 弹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汽车板弹簧,包括第一翼片、第二翼片、碳纤维复合材料,所述第一翼片及第二翼片为碳纤维预浸叠层结构,所述第二翼片的顶端面设置有下沉凹槽,所述第一翼片的底端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下沉凹槽对应的凸起块,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一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由预浸料将所述下沉凹槽和所述凸起块包覆裹卷并高温固化而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既适应板簧轻量化的要求,又可有效降低整车重量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汽车板弹簧。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板弹簧均是钢板弹簧,多种组合总成;其缺点是笨重、弹性差、避震缓冲率低,驾乘舒适度差,目前汽车工业应在加紧轻量化改进,以达到降耗减能、减排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滴漏的注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纤维汽车板弹簧,包括板簧本体及缠绕在所述板簧本体上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所述板簧本体包括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所述第一翼片及第二翼片为碳纤维预浸叠层结构,所述第二翼片的顶端面设置有下沉凹槽,所述第一翼片的底端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下沉凹槽对应的凸起块,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包卷所述下沉凹槽和所述凸起块形成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由预浸料将所述下沉凹槽和所述凸起块包覆裹卷在所述下沉凹槽和所述凸起块外表面高温固化而成。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预浸叠层结构由若干层角度不同的叠层排叠预型而成。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预浸叠层结构为四层,所述叠层的左右两侧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10°、22°、30°、45°。
优选的,所述第二翼片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包耳,所述第一翼片的两端分别卷制有卷耳,所述包耳包绕在所述卷耳外侧,且所述包耳的内壁与所述卷耳的外壁之间留有空隙。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刷成一体成型板簧总成,该总成在同等负荷下重量比钢板总成可降低70-80%,并提高了弹性模量,提高了避震缓冲效率,提高驾乘人员舒适感,又因重量降低,从而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顺应了污染控制,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减震技术领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板簧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汽车板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翼片、2第二翼片、3下沉凹槽、4凸起块、5定位筒、6卷耳、7包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拓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拓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6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档案管理夹
- 下一篇:一种分切机工位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