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粉体的冷却螺旋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86651.X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7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庞正查;郑广;蔡统骏;张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F25D31/00;F25D17/02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冷却 螺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粉体的冷却螺旋上料装置,属于粉体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传统生产制药粉体成品过程中,设备繁多同时影响环境效率低等技术问题。一种用于粉体的冷却螺旋上料装置,包括连接于料斗底部且倾斜设置的上料筒,上料筒的底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上料筒内设置有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送料螺杆,所述上料筒的上端连接有输料软管,软管的下端连接有过筛机构,所述上料筒的外壁套设有水冷套筒,套筒内成型有注水腔,所述水冷套筒的底部连接有与注水腔相通的进水管,所述水冷套筒的顶部连接有与注水腔相通的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生产效率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粉体的冷却螺旋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制药粉体的制备成品过程中,需要在经过喷雾干燥后干粉温度往往在80摄氏度以上,且往往需要经过冷冻除湿后在过筛,设备投资较为庞大,同时能耗也较大;或往往采用将干粉转移至大号的不锈钢盆中,再进行降温并过筛,但这种方式会带来较大的粉尘,同时效率也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冷却螺旋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粉体的冷却螺旋上料装置,包括连接于料斗底部且倾斜设置的上料筒,上料筒的底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上料筒内设置有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送料螺杆,所述上料筒的上端连接有输料软管,软管的下端连接有过筛机构,所述上料筒的外壁套设有水冷套筒,套筒内成型有注水腔,所述水冷套筒的底部连接有与注水腔相通的进水管,所述水冷套筒的顶部连接有与注水腔相通的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螺旋上料装置还包括有基架,所述上料筒固定于基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桶的倾斜角度为40°~5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筛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输料软管下端的料盖,料盖的下端密封连接有若干层强磁振片,底层的强磁振片的下端连接有出料套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筒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端盖。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采用一整套的设备装置,将从料斗中的高温的粉体经过冷却在过筛,利用在上料筒的外壁设置水冷套筒,让上料过程中即可起到冷却粉体的作用,从而减少多余冷却设备的增设;同时过筛过程中采用输料软管进行传输,减少粉尘的污染,也同时减少粉体的浪费,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料斗;2-上料筒;3-驱动电机;4-输料软管;5-过筛机构;50-料盖;51-强磁振片;52-出料套管;6-水冷套筒;60-注水腔;61-进水管;62-出水管;7-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一种用于粉体的冷却螺旋上料装置,包括连接于料斗1底部且倾斜设置的上料筒2,上料筒2的底部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上料筒2内设置有通过所述驱动电机3驱动的送料螺杆,所述上料筒2的上端连接有输料软管4,输料软管4的下端连接有过筛机构5,所述上料筒2的外壁套设有水冷套筒6,水冷套筒6内成型有注水腔60,所述水冷套筒6的底部连接有与注水腔60相通的进水管61,所述水冷套筒6的顶部连接有与注水腔60相通的出水管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66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断屑槽和修光刃的刀粒、刀片及车刀
- 下一篇:三通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