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95150.8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2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妍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胃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鼻胃管夹、连接带和头部弹力网帽,所述鼻胃管夹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带与头部弹力网帽可拆卸连接;所述鼻胃管夹包括固定基板、半圆管槽和活动夹板,所述半圆管槽设置于固定基板上表面,用于放置鼻胃管并将鼻胃管底部包围,所述活动夹板对称设置于半圆管槽两侧,用于固定鼻胃管并将鼻胃管顶部包围;所述活动夹板包括V型板、转轴和卷簧,所述转轴贯穿于V型板底端,且转轴与V型板的连接处通过卷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鼻胃管夹固定鼻胃管,只需要两根手指按压或是松开两个V型板,即可实现鼻胃管的更换,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快速,不会晃动鼻胃管,不会造成患者的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临床上,部分病因病情所致而出现吞咽困难症状,需要通过从鼻腔插入胃中,以进行维持进食和营养需求。
目前,固定鼻胃管多是采用3M胶布固定法,但该法固定因病人躁动、出汗、油性皮肤或胶布不粘等原因容易导致鼻胃管脱出,同时需频繁更换固定胶布及清除胶布留下的粘痕,或因病人对胶布过敏等因素,容易造成病人皮肤粘膜损伤,并且胶布在撕下时容易带动胃管晃动,胃管碰撞食道、胃部等会造成很大的不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能够对鼻胃管进行固定的鼻胃管固定夹,而由于固定夹固定于鼻子和嘴巴之间,空间有限,因此固定夹结构较小,这样就导致操作人员操作不便,在更换鼻胃管时也容易晃动鼻胃管,操作也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鼻胃管夹、连接带和头部弹力网帽,所述鼻胃管夹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带与头部弹力网帽可拆卸连接;
所述鼻胃管夹包括固定基板、半圆管槽和活动夹板,所述半圆管槽设置于固定基板上表面,用于放置鼻胃管并将鼻胃管底部包围,所述活动夹板对称设置于半圆管槽两侧,用于固定鼻胃管并将鼻胃管顶部包围;
所述活动夹板包括V型板、转轴和卷簧,所述转轴贯穿于V型板底端,且转轴与V型板的连接处通过卷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半圆管槽两侧对应的固定基板上表面设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槽底为弧形曲面,所述V型板底端表面设置为弧形曲面,所述V型板以转轴为圆心,旋转设置于预留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预留槽的前后槽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V型板靠近半圆管槽的一侧壁设置为弧形面,该弧形面与鼻胃管表面相贴合,且该弧形面表面和半圆管槽的槽壁上均固定设有防滑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防滑层由硅胶或无纺布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基板底端面设置为弧形,所述固定基板底部表面固定设有弹力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弹力垫由海绵或是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鼻胃管夹两端分别设有两根连接带,其中一根连接带设置于面颊处,另一根连接带绕过耳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接带设置为扁平状,所述连接带由弹力无纺布或是带有多孔的硅胶带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接带靠近头部弹力网帽的一端外侧表面固定设有魔术贴毛磨面和魔术贴刺毛面,所述连接带贯穿头部弹力网帽的任意一个网孔并通过魔术贴毛磨面和魔术贴刺毛面与头部弹力网帽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95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臂式肩部约束带
- 下一篇:一种带有空气净化的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