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拟静力试验结构及其随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95304.3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0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略勤;邓海容;岳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侯春乐;李剑锋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力 试验 结构 及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拟静力试验的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装置包括底板和滚动架;所述底板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滚动架能在所述导向槽内沿导向槽的纵向来回滚动。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随动装置的拟静力试验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试件、支反力座、推动装置、横梁和上述随动装置;所述随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横梁和所述试件之间。采用本申请所述的随动装置及试验结构进行结构件的拟静力试验,能更真实地模拟结构件在地震中的承载情况,从而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度,极大提高了试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件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拟静力试验结构及其随动装置。
背景技术
结构件的拟静力试验是采用一定的荷载控制或变形控制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使试件从弹性阶段直至破坏的一种试验方法。进行结构件的拟静力试验的主要目的,首先是通过试验所得滞回曲线和曲线所包围的面积求得结构件的等效阻尼比,衡量结构件的耗能能力,同时还可以得到骨架曲线,结构件的初始刚度及刚度退化等参数,由此可以从强度、刚度、变形、延性、耗能等方面判定和鉴定结构件的抗震性能,最后通过试验研究结构件的破坏机制,为改进现行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及改进结构设计的构造措施提供方法和依据。
现有技术中,对结构件进行拟静力试验的装置,通常只对结构件进行水平方向加载,而不考虑竖向加载。事实上,实际使用中的结构件多为承载件,在地震等过程中,始终承受着来自竖向载荷的作用,如果拟静力试验不考虑竖向载荷,将使试验过程与实际承载情况差距较大,进而严重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另一方面,某些试验装置虽然考虑竖向加载,但在试验中,当水平加载装置对结构件施加载荷使结构件产生水平变形位移时,竖向加载力的方向也会发生偏转,致使竖向分力发生改变,而结构件在实际地震中的竖向载荷是随着结构件往复水平位移且大小不变的,所以也会造成试验数据与实际数据的不符甚至较大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拟静力试验的随动装置,以及采用上述随动装置的拟静力试验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拟静力试验无法模拟结构件在真实地震中的承载受力情况,试验数据不准确、不可靠,试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拟静力试验的随动装置,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随动装置包括底板和滚动架;所述底板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滚动架包括顶板和多个滚子,所述顶板的下侧面上设置有2个侧板,2个所述侧板相互平行且均与所述顶板垂直,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侧板的纵向分布,2个所述侧板的多个通孔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两个所述通孔的位置相对;多个所述滚子均设置在2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滚子的两端均设置有端轴,单个滚子两端的端轴分别套装在2个所述侧板的通孔内,所述滚子的轴向与所述侧板垂直,所述端轴与通孔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滚动架能在所述导向槽内沿导向槽的纵向来回滚动;当所述滚动架在所述导向槽内滚动时,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与同侧的导向槽的侧壁间留有间隙。
作为优化,所述顶板的下侧面上还设置有一个中板,所述中板设置在2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中板与所述侧板平行设置,所述中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过孔,多个所述过孔沿所述中板的纵向分布,所述中板上的多个过孔分别与单个侧板上的多个通孔位置相对;所述滚子包括2个滚子段,2个滚子段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端轴的轴心线共线,所述连接轴套装在所述过孔内,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过孔之间设置有轴承。
作为优化,所述导向槽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挡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随动装置的拟静力试验的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试件、支反力座、推动装置、横梁和上述随动装置;所述试件的底部与试验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支反力座设置在所述试件的一侧,支反力座的底部与试验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推动装置的尾端与所述支反力座的上部连接,所述推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试件的上部连接,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试件的上方,所述随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横梁和所述试件之间,所述随动装置的顶板顶面与所述横梁的底面接触,所述随动装置的底板底面与所述试件的顶面接触,所述横梁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千斤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95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语单词归纳学习记忆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铁扣件扣压力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