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集成紧凑型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96691.2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0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黄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上云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1/04;B60L58/26;H01M50/244;H01M50/24;H01M50/249;H01M50/271;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俞晨波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紧凑型 动力电池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集成紧凑型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电池系统盖板和散热装置,所述电池系统盖板设于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的顶部,所述电池系统盖板的底部一周固定焊接有外包边板,所述外包边板的内侧粘接有橡胶密封圈,所述电池系统盖板的底部粘接有绝缘垫板,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的前端开设有电源线路穿线槽,所述散热装置固定设于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的两侧后端,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的两侧后端开设有通风槽,所述散热装置的内侧外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防水防尘,绝缘防静电,提高了动力电池系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散热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回流的问题,提高了散热效率,延长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集成紧凑型车用动力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一味追求提高能量密度的时候,体积能量密度并没有得到重视,导致整车空间尺寸利用率不高。高集成紧凑型车的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起动的起动电池。
目前,现有的高集成紧凑型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的电池系统盖板无法紧固安装于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的顶部,密封性能不足,容易进水进灰尘,强度低,绝缘性能低,从而导致动力电池系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降低;(2)现有动力电池系统的散热效果差,不能根据监测的温度自动化控制散热,现有技术中散热装置可能会导致热回流的问题,散热效率低,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短。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集成紧凑型车用动力电池系统,解决了现有的电池系统盖板无法紧固安装于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的顶部,密封性能不足,容易进水进灰尘,强度低,绝缘性能低,从而导致动力电池系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降低,散热效果差,不能根据监测的温度自动化控制散热,现有技术中散热装置可能会导致热回流的问题,散热效率低,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集成紧凑型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电池系统盖板和散热装置,所述电池系统盖板设于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的顶部,所述电池系统盖板的底部一周固定焊接有外包边板,所述外包边板的内侧粘接有橡胶密封圈,所述电池系统盖板的底部粘接有绝缘垫板,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的前端开设有电源线路穿线槽,所述散热装置固定设于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的两侧后端,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的两侧后端开设有通风槽,所述散热装置的内侧外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装置的内部设有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的内侧端电性连接有驱动轴,且所述驱动轴的外端固定焊接分布有散热风叶,所述散热装置的外侧两端固定设有轴座,所述轴座的外端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轴座的内部连接有扭转弹簧。
优选的,所述外包边板的一周通过螺纹贯穿连接分布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定位连接于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的顶部外边缘处,且所述定位螺栓的内侧套接有金属垫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的外侧两端固定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轴座的内侧端固定焊接有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散热装置的外侧两端。
(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系统盖板底部一周固定焊接的外包边板,方便直接稳定紧固安装于动力电池系统本体的顶部,通过在外包边板内侧粘接的橡胶密封圈,有效的提高了安装的密封性,防水防尘,通过在电池系统盖板底部粘接的绝缘垫板,强度高,耐高温耐老化性,绝缘防静电性能好,提高了动力电池系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上云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上云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966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型臂下椎体成型术肢体固定架
- 下一篇:一种野外便携式安全净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