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控锁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97594.5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6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卢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焕发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06 | 分类号: | E05B81/06;E05B85/00 |
代理公司: | 衢州政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15 | 代理人: | 吉前正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控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智能电控锁,包括下锁体和上锁体,其中上锁体上设有可旋转的旋钮模块,旋钮模块包括旋钮座、转轴和连接块,连接块两端分别与旋钮座和转轴配合套装,转轴末端设有位置相互对应的推块Ⅰ和推块Ⅱ;上锁体内设有双撑拉锁滑块和坐垫拉锁滑块,双撑拉锁滑块与推块Ⅰ上下相抵,坐垫拉锁滑块与推块Ⅱ上下相抵,旋转模块转动时带动双撑拉锁滑块或坐垫拉锁滑块滑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快捷方便,上锁开锁均无需钥匙,在开锁状态下,可通过简单转动旋钮模块实现坐垫或双撑的开锁,而车辆龙头的开锁或上锁则通过遥控器控制即可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锁技术领域,尤其是采用遥控器控制锁车的智能电控锁。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蓄电池提供电能,由电动机驱动的电动车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主要应用于观光载客、治安巡逻、搬运货物之用。
为了提高电动车的防盗功能,现有的电动车通常配备有用于锁电动车龙头、坐垫、双撑的车锁,这种车锁一般为传统的机械锁,车钥匙插入锁孔后旋转至不同位置可开启不同的锁,但机械锁结构复杂,使用、维护不方便,同时机械锁内部一般为齿轮配合传动开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动车锁的制造成本;另外,在车锁钥匙遗失的情况下,会出现无法开锁使用车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快捷方便的智能电控锁,该智能电控锁无需钥匙,在开锁状态下,可通过简单转动旋钮模块实现坐垫或双撑的开锁,而车辆龙头的开锁或上锁通过遥控器控制即可实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智能电控锁,包括下锁体和上锁体,其中上锁体上设有可旋转的旋钮模块,旋钮模块包括旋钮座、转轴和连接块,连接块两端分别与旋钮座和转轴配合套装,转轴末端设有位置相互对应的推块Ⅰ和推块Ⅱ;上锁体内设有双撑拉锁滑块和坐垫拉锁滑块,双撑拉锁滑块与推块Ⅰ上下相抵,坐垫拉锁滑块与推块Ⅱ上下相抵,旋转模块转动时带动双撑拉锁滑块或坐垫拉锁滑块滑动。
进一步,坐垫拉锁滑块设置在位于上锁体内的坐垫拉锁滑块座内,坐垫拉锁滑块与坐垫拉锁滑块座之间设有坐垫滑块弹簧,坐垫拉锁滑块上套装有延伸出上锁体的坐垫拉线。旋转模块转动时,推块Ⅱ推动坐垫拉锁滑块沿坐垫拉锁滑块座滑动,同时压缩坐垫滑块弹簧,坐垫处于开锁状态。
进一步,双撑拉锁滑块的上端套装有抵触在上锁体上的双撑滑块弹簧,双撑拉锁滑块下端套装有延伸出上锁体的双撑拉线。旋转模块转动时,推块Ⅰ推动双撑拉锁滑块滑动,双撑滑块弹簧被压缩,双撑处于开锁状态。
进一步,下锁体内设有电子锁模块,电子锁模块包括锁轴组件、电机摆臂、步进电机;锁轴组件包括锁轴压块、锁轴、锁轴套、弹簧Ⅰ和弹簧Ⅱ,弹簧Ⅰ套在锁轴上,锁轴套设置在弹簧Ⅰ外,锁轴压块设置在设有锁轴套一端的锁轴上,弹簧Ⅱ套装在锁轴压块下方的锁轴套上;电机摆臂套装在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电机摆臂一端抵在锁轴压块上;转轴末端的推块Ⅰ和推块Ⅱ之间形成的凹槽为锁轴固定槽,锁轴压块上设有向锁轴固定槽延伸的卡块,抵在锁轴压块上的电机摆臂一端推压锁轴压块至转轴末端时,锁轴伸至最长,卡块插入锁轴固定槽内。此时,智能电控锁处于上锁状态,旋转模块不可转动,坐垫和双撑都处于上锁状态。
进一步,智能电控锁还包括连接步进电机的防盗器、以及控制防盗器的遥控器。遥控器控制防盗器的同时,控制步进电机的电源。
本实施例的智能电控锁,与现有技术相比,车辆在通电开锁状态下,可通过简单转动旋钮模块实现坐垫或双撑的开锁,相比较传统机械锁需要旋转不同位置才能开启坐垫或双撑,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控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控锁相比于传统齿轮结构的机械锁,制造、维护成本低;车辆在上锁状态下,电子锁模块与旋转模块卡合,旋转模块不能旋转,保证了坐垫和双撑也处于上锁状态,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焕发锁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焕发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975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