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孔用垂直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2249.6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08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汤涛;罗思洁;邓春梅;邢立军;匡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动力株洲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45 | 分类号: | G01B5/245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测量 装置 | ||
1.一种孔用垂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测量待测零件(10)上被测孔(101)相对基准孔(102)的垂直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所述孔用垂直度测量装置包括:安装定位组件(20)、标准棒(30)、测头组件(40)、及测量表(50);
所述安装定位组件(20)用于插入所述被测孔(101)中,以安装、支撑所述被测零件,并使所述被测孔(101)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所述标准棒(30)用于插入所述基准孔(102)中,以用于将所述被测孔(101)轴线相对竖直平面的偏角转换成所述标准棒(30)轴线相对水平面的偏角;
所述测头组件(40)用于通过其上两个测点(422)分别抵顶所述标准棒(30)的外圆,以将所述标准棒(30)轴线相对水平面的偏角转换成所述测头组件(40)安装中线相对竖直平面的偏角;
所述测量表(50)用于打表顶抵所述测头组件(40)以显示读数变化,如读数变化量不大于实际计算值,则所述被测孔(101)相对所述基准孔(102)的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否则,所述被测孔(101)相对所述基准孔(102)的垂直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用垂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头组件(40)包括支设于地面的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的安装杆(41)、及连接于所述安装杆(41)底端的测量头(42);
所述安装杆(41)与装设于所述安装定位组件(20)上的所述待测零件(10)同轴布设,且所述测量表(50)打表顶抵所述安装杆(41)的外圆;
两个所述测点(422)相对布设,且分别连接于所述测量头(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孔用垂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头(42)包括与所述安装杆(41)的底端垂直固定的水平杆(421),所述水平杆(421)的两端关于所述安装杆(41)的轴线对称布设;
两个所述测点(422)分别连接于所述水平杆(421)两端的下表面上,且两个所述测点(422)位于同一竖直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孔用垂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所述测量表(50)顶抵所述安装杆(41)的顶抵点至所述安装杆(41)与所述水平杆(421)相连的连接点的距离为S,则设所述测点(422)至所述连接点的距离为S/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孔用垂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实际计算值为2L,垂直度为X,基准孔(102)的长度为K,所述测量表(50)顶抵所述安装杆(41)的顶抵点至所述安装杆(41)与所述水平杆(421)相连的连接点的距离为S,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孔用垂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点(422)与所述水平杆(421)一体加工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孔用垂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杆(41)的外圆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测量表(50)的表尖顶抵的顶抵面(411),所述顶抵面(411)为沿竖向延伸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用垂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准棒(30)包括与所述基准孔(102)配合设置的安装段(31)、及连接于所述安装段(31)两端的测量段(32);
所述安装段(31)及两段所述测量段(32)同轴布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用垂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定位组件(20)包括定位杆(21)、及用于竖直安装所述定位杆(21)的夹紧座(22);
所述定位杆(21)的上端用于沿轴向插入所述待测零件(10)的所述被测孔(101)中,以用于安装、支撑所述被测零件,所述定位杆(21)的下端用于装入所述夹紧座(22)中,以沿竖直方向支撑所述待测零件(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用垂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头组件(40)对位于初始位置的所述标准棒(30)、及由初始位置旋转180°后的所述标准棒(30)进行两次测量时,如测量表(50)两次读数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实际计算值2L,则所述被测孔(101)相对所述基准孔(102)的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否则,所述被测孔(101)相对所述基准孔(102)的垂直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动力株洲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动力株洲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22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的冲水疏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随身便携的艾灸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