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3878.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7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杰;许耀东;王国彬;吕紫阳;邓庆勇;陈芸;居彦治;韩晓东;李春秀;吕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0 | 分类号: | B01D21/00;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白凯园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基坑 开挖 分离 系统 沉淀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架,内部围成容置腔,上端为连通容置腔和外界的开口,沉淀罐的第一杆设置在容置腔中且通过浇筑在容置腔中的水泥块固定,其中沉淀罐的第一杆与沉淀罐的柱形体连接且位于柱形体下方;水泥层,水泥层浇筑在水泥块的上方且固定架在位于水泥块上方的侧壁浇筑在水泥层中,其中水泥层构成水存储池的底壁,水存储池容置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使用的清水。通过本实用新型方案,能够将沉淀罐牢固的固定在水存储池中,安装简单、方便,为后续基坑开挖泥水分离系统的使用提供有力支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砂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基坑开挖泥砂通常利用泥砂分离系统分离出泥和砂,纯泥外运,砂作为资源再利用,洗出来的粗砂用于支护结构的喷锚,级配砂运送至搅拌站,制作成预拌砂浆,用于排水等工程的砌筑、抹灰、装饰,使其达到再生资源利用,保护环境。
在泥砂分离系统中,用于实现泥水分离的沉淀罐,其工作过程中,盛入泥水后,重量可达百吨级。因此,如何提升沉淀罐的安装稳固性,是泥砂分离系统安装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的固定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有效沉淀罐的安装稳固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的固定结构,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围成容置腔,所述固定架的上端为连通所述容置腔和外界的开口,所述沉淀罐的第一杆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且通过浇筑在所述容置腔中的水泥块固定,其中所述沉淀罐的第一杆与所述沉淀罐的柱形体连接且位于所述柱形体下方;
水泥层,所述水泥层浇筑在水泥块的上方且所述固定架在位于所述水泥块上方的侧壁浇筑在所述水泥层中,其中所述水泥层构成水存储池的底壁,所述水存储池容置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使用的清水。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侧壁上端设有朝外弯折的凸沿。
可选的,所述水泥层在位于所述固定架部分的厚度与位于所述固定架上方部分的厚度之比为1.5-2。
可选的,所述水泥层在位于所述固定架部分的厚度与所述水泥块的厚度之比为0.3-0.5。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为金属固定架。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杆底部且固定在所述水泥块中的夹板,所述夹板包括垂直所述第一杆轴向固定在所述第一杆底端的底板和连接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杆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垂直所述第一杆和所述底板。
可选的,所述加强板延伸至所述水泥块的顶面。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设有多个,所述沉淀罐的各所述第一杆分别固定在不同的所述固定架中。
可选的,还包括辅固定架,所述辅固定架的内部浇筑有辅水泥块,所述沉淀罐的各第二杆均固定在同一所述辅固定架中,所述辅固定架的外围包裹所述水泥层,其中各所述第二杆固定在所述沉淀罐的锥形体下方且均朝向所述第二杆倾斜。
可选的,所述辅固定架呈顶大底小的锥形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能够将沉淀罐牢固的固定在水存储池中,安装简单、方便,为后续基坑开挖泥水分离系统的使用提供有力支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3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梯凳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仪表及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