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沉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4524.8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3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阎凤寨;王景松;张玮;李育英;刘芳;丁星辰;王新全;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8 | 分类号: | E02D2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004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沉井结构,包括地面在钢沉井设定位置两侧分别设置的一墩基,及两个墩基上部间固定连接的横梁,以及横梁中间位置竖直向下设置的千斤顶,以及该千斤顶推杆端部设置的、用于将井筒压入地下的压头。本设计中,在两个墩基间设置了横梁,千斤顶安装在横梁上,通过千斤顶下压井筒至地下,因此本设计结构简单,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沉井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钢沉井的施工作业中,通常在钢沉井设定位置处通过地脚螺钉固定支架,然后在支架上设置千斤顶,通过千斤顶将井筒即钢沉井段逐段压入地里,以便于人员施工和后续混凝土浇筑,该作业模式中,支架绕钢沉井设定位置设置,其结构相对复杂,造成工程施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钢沉井结构,以实现钢沉井稳定下沉进入地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钢沉井结构,包括两个正对设置在地面钢沉井设定位置两侧的墩基,及两个墩基上部间固定连接的横梁,以及横梁中间位置竖直向下设置的千斤顶,以及该千斤顶推杆端部设置的、用于将井筒压入地下的压头。
进一步的,两个墩基上部位置处正对设有两个分别和横梁对应的插孔,且其中一个插孔为盲孔,另一个插孔为通孔,所述横梁两端插至两个插孔内,两个插孔内分别设有对横梁位置固定的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横梁和插孔孔壁的缝隙间塞堵的木塞板,通过木塞板限定横梁在插孔内径向窜动,通孔外端固设有顶块,通过顶块及盲孔孔底限定横梁在插孔内轴向移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墩基正对侧在横梁上方位置处分别设有三角形的支架,所述支架底部外端分别设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临近横梁中心位置设置,该限位块底面和横梁顶面抵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墩基正对侧在横梁下方位置处分别设有支腿,所述支腿顶面和横梁底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头包括用于和千斤顶推杆端连接的连接盘部,以及至少四个沿连接盘部外圆周面均匀设置的压爪,所述压爪斜向连接盘部外侧下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墩基为混凝土墩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沉井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设计中,在两个墩基间设置了横梁,千斤顶安装在横梁上,通过千斤顶下压井筒至地下,因此本设计结构简单,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
(2)本设计中,在横梁上方设置了限位块,下方设置了支腿,防止横梁变形的出现,保证千斤顶作业稳定性,同时便于施工完成后将横梁抽出,提高施工作业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钢沉井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中压头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地面;2-墩基;3-井筒;4-压头;41-连接盘部;42-压爪;5-千斤顶;6-顶块;7-橡胶垫;8-横梁;9-木塞板;10-支腿;11-支架;1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45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