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橡胶止水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6493.X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1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云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E02D29/16;E02D31/02;E04B1/684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戎加富 |
地址: | 655899 云南省曲靖市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橡胶 止水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橡胶止水带,包括多块依次首尾相连的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包括伸缩变形管、橡胶板和止水条,相邻两块橡胶止水带的端口相互靠拢采用对接的形式连接,在两块橡胶止水带的靠拢位置处形成有对接缝,对接缝处设置的固定机构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板的中部各设置有一体成形的上拱形部和下拱形部,上拱形部和下拱形部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半轴为a,椭圆形的短半轴为b,伸缩变形管的外半径为r,a>r,b<r,上压板、下压板与橡胶板之间涂敷有粘接剂,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快捷,连接质量高,防水效果好的优点,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止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橡胶止水带。
背景技术
橡胶止水带是依据柔性基础理论而设计的工程橡胶一类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交通、人防等工程结构的施工缝和变形缝,用于处理施工缝和变形缝部位有防水要求的渗漏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施工缝、变形缝在温度变化或不均匀沉降工况时,橡胶止水带可以利用橡胶的高弹性和压缩变形性,在各种载荷下产生弹性变形,确保自身不损坏的同时,有效防止建筑构件出现漏水和渗水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确保工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随着我国水利水电等各项工程项目的增多,橡胶止水带的用量也会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现场安装的要求,往往需要对橡胶止水带进行连接,得以加长橡胶止水带的长度,避免分段的橡胶止水带之间形成间隙而存在漏水风险,目前橡胶止水带的连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粘接剂进行冷接,一种是使用热硫化模具进行热接。其中,冷接采用的是搭接法,先把需要搭接的橡胶止水带表面用磨光机磨平,再在搭接部位涂敷橡胶止水带专用冷接胶水,随后压实即可,这种方法具有强度高、凝固快、施工方便和省时省力等优点,但仅能用于一些工程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热接就是采用热熔机械对橡胶止水带进行热熔连接,这种方法连接的橡胶止水带质量较好,可适用于工程质量要求严格的项目,但这种方法对热熔机械、热熔效果、冷却时间等具有较高较精确的要求,操作较为复杂,工艺质量不易保证、成本较高,综上,无论是冷接还是热接的橡胶止水带,都存在一定缺点和局限性,不能较好的满足现场使用的需要。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操作方便快捷,连接质量高,防水效果好的新型橡胶止水带是客观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连接质量高,防水效果好的新型橡胶止水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多块结构相同且沿长度方向依次首尾相连的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包括伸缩变形管和对称布置在伸缩变形管两侧的橡胶板,每块橡胶板的上下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多条止水条,伸缩变形管、橡胶板和止水条为一体式结构,相邻两块橡胶止水带的端口相互靠拢采用对接的形式连接,在两块橡胶止水带的靠拢位置处形成有对接缝,对接缝处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位于对接缝的上方,下压板位于对接缝的下方,上压板和下压板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与对接缝在同一竖直面上,上压板的中部设置有一体成形且向上凸起的上拱形部,下压板的中部设置有一体成形且向下凸起的下拱形部,上拱形部和下拱形部相互对称布置,上拱形部和下拱形部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半轴为a,椭圆形的短半轴为b,伸缩变形管的外半径为r,a>r,b<r,上压板与橡胶板的上表面之间、上拱形部与伸缩变形管的上表面之间、下压板与橡胶板的下表面之间及下拱形部与伸缩变形管的下表面之间均涂敷有粘接剂,橡胶止水带两侧的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椭圆形的长半轴a为伸缩变形管外半径r的1.1~1.2倍,椭圆形的短半轴b为伸缩变形管外半径r的0.8~0.9倍。
进一步的,螺栓的数量为四个,两两对称布置在对接缝的两侧。
进一步的,螺栓中心线离橡胶止水带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0~15mm。
进一步的,上压板和下压板的厚度为6~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云,未经李建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64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管连接转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免焊接式止水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