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焊接式止水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6494.4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1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云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戎加富 |
地址: | 655899 云南省曲靖市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止水 钢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焊接式止水钢板,包括多块结构相同且依次首尾相连的止水钢板,每块止水钢板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平板和折板,相邻两止水钢板之间设置有搭接段,搭接段的两块止水钢板之间通过第一遇水膨胀止水胶紧密粘结,搭接段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上压块和下压块,上压块的下表面包括下平面和下侧面,下压块的上表面包括上平面和上侧面,下平面和下侧面之间、上平面与上侧面之间均圆滑过渡,圆滑过渡处的圆弧半径为止水钢板厚度的1~2倍,止水钢板两侧的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连接牢固,止水效果好,能降低施工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止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焊接式止水钢板。
背景技术
在高层住宅项目中,由于对承重要求较高,因此墙体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先使用钢筋搭好框架,然后使用混凝土浇注而成,但地下结构、水池等有防水要求的建筑物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无法一次性浇注,一般采用在基础底板上翻300mm位置留置水平施工缝,施工缝是指新旧混凝土接缝位置,在施工缝位置放置止水钢板,为了使止水钢板的止水效果更好,一般均在止水钢板的两侧设置折边,并使翘曲面安装方向朝迎水面,可以让水改变方向而起到止水作用。止水钢板的宽度一般在300mm左右,新旧混凝土内各埋置一半,施工缝是防水混凝土防水的薄弱环节,增加止水钢板后,水沿着新旧混凝土接茬位置的缝隙渗透时碰到止水钢板即无法再往里渗透,止水钢板起到了切断水渗透路径的作用,即使水沿着止水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渗透,由于止水钢板有一定的宽度,也延长了水的渗透路径,同样可以起到防水作用。
止水钢板普遍采用加工厂制作成品,施工现场施工缝作业面采用止水钢板焊接的形式连接,常规做法是将两块止水钢板的端部叠放,压紧之后采用满焊的焊接方法将两块止水钢板连接起来,但是局限于施工现场的焊接环境和条件、电焊工的焊接技术和操作水平以及焊接设备的好坏,焊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常常出现错位、夹渣、气孔、烧穿、缝隙大、漏焊等质量问题,使得止水钢板的安装存在渗漏的质量缺陷;其次,由于焊接场地在施工现场,且需要专业的焊工进行操作,存在耗时长、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影响到工程的进度,而且焊接操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废气和弧光,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最后,为了保证焊接质量,不得不适当增加钢板的厚度,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因此,研制开发一种连接牢固,止水效果好,能降低施工成本的免焊接式止水钢板是客观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牢固,止水效果好,能降低施工成本的免焊接式止水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多块结构相同且沿长度方向依次首尾相连的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上表面为迎水面,每块止水钢板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平板和倾斜对称布置在平板两侧的折板,相邻两块止水钢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搭接段,搭接段处的两块止水钢板之间通过第一遇水膨胀止水胶紧密粘结,搭接段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上压块和下压块,上压块位于搭接段的上方,下压块位于搭接段的下方,上压块的下表面包括下平面和下侧面,下平面与相应平板的上表面相贴合,下侧面与相应折板的上表面相贴合,下压块的上表面包括上平面和上侧面,上平面与相应平板的下表面相贴合,上侧面与相应折板的下表面相贴合,下平面和下侧面之间、上平面与上侧面之间均圆滑过渡,圆滑过渡处的圆弧半径为止水钢板厚度的1~2倍,搭接段两侧的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止水钢板的平板宽度B为300mm,折板沿倾斜方向的长度L1为50mm,上压块和下压块的长度L2为450~460mm,高度H为55~65mm,厚度δ为15~25mm。
进一步的,搭接段的长度为20~50mm。
进一步的,止水钢板的厚度为1~5mm。
进一步的,螺母和上压块之间的螺栓上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垫圈。
进一步的,止水钢板两侧的下压块上表面上设置有凸起,在上压块的下表面相应位置处加工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云,未经李建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64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