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构件搭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7973.8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5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袁立锋;陈桂春;吴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乾途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4 | 分类号: | E04H5/04;E04B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惟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43 | 代理人: | 邹振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构件 搭建 变电站 建筑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搭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包括基底和预制柱体,所述基底上固定有若干竖直设置的预留钢筋,若干所述预留钢筋围成矩形,所述基底表面设有预制柱垫片,所述预制柱垫片位于相邻所述预留钢筋之间,所述预制柱体的下端开设有钢筋孔和灌注槽,所述预制柱体插设于预留钢筋上,所述预制柱体的下表面和预制柱垫片接触,且预制柱体与基底之间设有底部注浆层,所述预留钢筋的上端穿设于灌注槽,所述预制柱体的相邻侧壁与基底之间均设有斜撑杆,所述预制柱体的顶部设有预制梁,所述预制柱体的顶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柱纵向钢筋,所述预制梁的两端分别放置于相邻两个预制柱体的上端且位于柱纵向钢筋的内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构件搭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预制构件是指按照设计规格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成的钢、木或混凝土构件。预制构件有多种,常见的有混凝土构件。在国内,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市政路桥行业应用已非常广泛和成熟,但在建筑行业起步较晚。近两年来,部分房地产企业开始试点预制构件建筑进行住宅产业化的研究,开发高端楼盘。
但目前在变电工程中,采用预制构件的变电站建筑的应用较少。传统的变电站建筑结构采用填充砌块砌筑,湿作业较多,施工周期长。并且由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不一样,建筑墙体和顶板等部位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墙体会经常发生渗、漏水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构件搭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缩短施工周期,同时对于建筑整体的质量更加容易把控,使变电站建筑具有更好地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构件搭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包括基底和预制柱体,所述基底上固定有若干竖直设置的预留钢筋,若干所述预留钢筋围成矩形,所述基底表面设有预制柱垫片,所述预制柱垫片位于相邻所述预留钢筋之间,所述预制柱体的下端开设有钢筋孔和灌注槽,所述预制柱体插设于预留钢筋上,所述预制柱体的下表面和预制柱垫片接触,且预制柱体与基底之间设有底部注浆层,所述预留钢筋的上端穿设于灌注槽,且所述灌注槽内设有灌注层,所述预制柱体的相邻侧壁与基底之间均设有斜撑杆,所述预制柱体的顶部设有预制梁,所述预制柱体的顶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柱纵向钢筋,所述预制梁的两端分别放置于相邻两个预制柱体的上端且位于柱纵向钢筋的内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预制柱垫片用于垫设预制柱体,使预制柱体插入到预留钢筋上后和基底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两侧的斜撑杆分别对预制柱体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进行调节,使预制柱体最终保持竖直状态。底部注浆层使基底、预制柱体的下端和预留钢筋的下端固定在一起。预制梁放置完成并且位置确定无误后,向放置槽内浇筑混凝土将预制梁的两端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预制梁上设有规则排列的预制顶板,所述预制顶板单边与预制梁的重合长度为20~30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预制顶板更加平稳地放置于预制梁上端。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制梁的下端与预制顶板的交界处设有封边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封边层增加预制梁与预制顶板之间的连接紧固性,同时也时预制梁与预制顶板之间具有较好的密闭性,防止出现渗漏水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制梁与预制柱体的节点位置设有封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节点处形成封模体系方便后续对节点进行浇筑。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预制柱体之间设有轻质隔墙,所述预制柱体和轻质隔墙连接的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排列设有U型卡槽,所述轻质隔墙靠近所述预制柱体的一侧嵌设于所述U型卡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U型卡槽对嵌设于其内的轻质隔墙起到初步固定和限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乾途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乾途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79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