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进线侧安装避雷器的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7991.6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6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袁立锋;张晓冰;张飞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乾途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H01F27/40;H02B1/01;H02B1/04;H02B1/18;H02B1/20;H02B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惟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43 | 代理人: | 邹振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进线侧 安装 避雷器 布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进线侧安装避雷器的布置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水泥杆体、变压器和避雷器,并排所述水泥杆体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箱架梁、变压架梁、第一设备梁、第二设备梁和第三设备梁,所述箱架梁上设有低压综合配电箱,所述变压器设于所述变压架梁的上端,所述避雷器设于第一设备梁上,所述第二设备梁上设有跌落式熔断器,所述第三设备梁上设有高压隔离开关,所述第一设备梁的下方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设有高压线孔,所述固定框架的前后两侧铰接有侧架,所述侧架能旋转至竖直状态使所述避雷器位于前后两侧所述侧架之间,所述侧架能旋转至水平状态与固定框架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两者形成维护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桥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进线侧安装避雷器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逐步发展,配电网对于安全和经济要求很高,合理的配置和安装可以增强电网的安全性能,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避雷器连接在线缆和大地之间,通常与被保护设备并联。避雷器可以有效地保护通信设备,一旦出现不正常电压,避雷器将发生动作,起到保护作用。当通信线缆或设备在正常工作电压下运行时,避雷器不会产生作用,对地面来说视为断路。一旦出现高电压,且危及被保护设备绝缘时,避雷器立即动作,将高电压冲击电流导向大地,从而限制电压幅值,保护通信线缆和设备绝缘。当过电压消失后,避雷器迅速恢复原状,使通信线路正常工作。
现有的变压器均会配设避雷器和熔断器对变压器进行保护,避雷器和熔断器长时间使用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但是现有的布置结构不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检修维护,工作人员在对避雷器和熔断器进行检修维护时需要在水泥杆体上进行移动,十分不方便。另外,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进线侧安装避雷器的布置结构,能方便工作人员在对避雷器和熔断器进行检修和维护,同时提高工作人员作业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变压器进线侧安装避雷器的布置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水泥杆体、变压器和避雷器,并排所述水泥杆体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箱架梁、变压架梁、第一设备梁、第二设备梁和第三设备梁,所述箱架梁上设有低压综合配电箱,所述变压器设于所述变压架梁的上端,所述避雷器设于第一设备梁上,所述第二设备梁上设有跌落式熔断器,所述第三设备梁上设有高压隔离开关,所述第一设备梁的下方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设有高压线孔,所述固定框架的前后两侧铰接有侧架,所述侧架能旋转至竖直状态使所述避雷器位于前后两侧所述侧架之间,所述侧架能旋转至水平状态与固定框架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两者形成维护平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侧架处于竖直状态时能对避雷器起到保护作用,并对避雷器上的线缆进行约束,使其在户外环境中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工作人员需要对避雷器和跌落式熔断器进行检修维护时,可以将侧架翻转至水平状态与固定框架形成维护平台,工作人员可以站立在维护平台上进行操作,提高工作人员操作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架的内侧远离所述固定框架的一端设有护板,所述护板垂直于所述侧架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护板起到对工作人员的保护作用,防止工作人员或者相关工具从维护平台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板远离侧架的一端套设有绝缘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侧架处于竖直状态时,护板远离侧板的一端与线缆接触,绝缘套能够提供绝缘作用,提高整体布局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两侧所述水泥杆体之间设有置线框架,所述置线框架为U形,所述置线框架的一端位于变压器的一侧,所述置线框架远离变压器的一端位于水泥杆体的上端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置线框架能对从变压器连出的多根低压线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使多根低压线保持整齐的状态,避免后续接线时出现混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乾途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乾途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7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风扇的出风结构及冷风扇
- 下一篇:加热膜和马桶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