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央空调空气应急消毒杀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8061.2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9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杰;叶佳;邱肇光;王金鑫;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宾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8/22;F24F8/26;F24F13/32;F24F1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刘梅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央空调 空气 应急 消毒 杀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央空调空气应急消毒杀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左部和右部固定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架,底座的上方架设有集成杀菌装置的控制部分的电控;底座上除安装有支撑架以外的表面还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复合紫外灯管,复合紫外灯管的底部和固定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与固定座对应的电控的底面开设有插孔,复合紫外灯管的顶部安置在插孔内。本装置采用复合紫外线的消毒杀菌方式可以有效的去除中央空调风管内的细菌,容易安装且保证杀菌消毒的覆盖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央空调空气应急消毒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天气寒冷的冬季,人们在一些大型楼房内使用中央空调取暖,而房屋由于天气而密闭,大量的空气直接从中央空调风管进入到室内,如果进入到室内的空气得不到有效的杀菌消毒,室内的人们很容易患疾病,风管内的消毒杀菌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杀菌消毒就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
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线,因为,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紫外线杀菌灯的发光谱线主要有254nm和185nm两条。254nm紫外线通过照射微生物的DNA来杀灭细菌,185nm紫外线可将空气中的氧气变成臭氧,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有效地杀灭细菌,臭氧的弥散性恰好可弥补由于紫外线只沿直线传播、消毒有死角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空气应急消毒杀菌装置,为中央空调提供一种复合紫外线杀菌消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央空调空气应急消毒杀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左部和右部固定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架,所述底座的上方架设有集成杀菌装置的控制部分的电控;所述底座上除安装有支撑架以外的表面还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复合紫外灯管,复合紫外灯管的底部和固定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与所述固定座对应的电控的底面开设有插孔,所述复合紫外灯管的顶部安置在插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前侧面中部设有散热孔板,散热孔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电控散热的散热孔,散热孔呈矩形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固定于电控的下表面和底座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合紫外灯管的顶部设有电极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合紫外灯管应用紫外线C波段253.7nm杀菌技术及复合D波段185nm臭氧消毒技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央空调风管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应急消毒杀菌装置,应急消毒杀菌装置在中央空调风管的内部的安装形式为左右、前后多个组合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中央空调空气应急消毒杀菌装置,狭长结构设计,固定牢靠,模块化组合。可根据现场不同尺寸调整紫外杀菌灯管长度及本中央空调集中送/回风管段的应急消毒杀菌装置的数量.有效增加照射距离、照射剂量及消毒时间;复合紫外灯管(253.7nm及185nm波段)应用综合紫外线杀菌及微量臭氧消毒双重消杀,使应用方案大大提高消毒效果;配置在各种送/回风管段的空气环境应急消毒、杀菌方案;其可有效减少或干预建筑内中央空气温湿度调节过程中,空气中已知或未知状态下的生物气溶胶污染,所造成的人与环境的交叉传染风险。通过应用UVC253.7nm波段的紫外线照射对空气中悬浮生物污染物(病毒、细菌等)的灭活技术原理,制备成独立空气消毒杀菌模块或系统组件,可横向/竖向等多种方式,安装于中央空调系统的送风管、回风管段,加长空气流动过程的系统性照射消毒距离,达到中央空调系统在常态化或应急防控机制下的空气生物污染的治理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宾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宾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8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丝网焊接机用送丝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