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氨用固定焦点碟式聚光储热熔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1319.4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7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军;章文扬;陈长伦;李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1D15/08;F01K17/00;F24S60/30;F22B1/00;F22B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孙小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氨用 固定 焦点 聚光 储热熔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氨用固定焦点碟式聚光储热熔盐系统,涉及可再生能源制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冷熔盐罐和热熔盐罐;冷熔盐罐依次连接有输入管、若干顺次连接的集热器、第一回流管以及热熔盐罐,形成熔盐流动回路;低温熔盐从冷熔盐罐流出,经过集热器加热形成高温熔盐后,通过第一回流管进入热熔盐罐;热熔盐罐连接有三级换热装置;三级换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热器、蒸汽发生器以及过热器;过热器通过第二回流管与冷熔盐罐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冷熔盐罐、集热器、热熔盐罐以及碟式聚光反射器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碟式光热装置焦点一直在运动中,无法通过管道与蓄热系统联通进行蓄热,难以24小时连续供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再生能源制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氨用固定焦点碟式聚光储热熔盐系统。
背景技术
合成氨工艺目前多使用化石能源进行驱动,能源消耗较大,且造成环境污染。将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制氨工艺相结合,将对上述问题予以解决。太阳能光热技术目前主要有槽式聚光、碟式聚光和塔式聚光等形式,每个地方可以根据其特点因地制宜,从而减少工程成本。光热发电中往往需要用到熔盐。熔盐是盐的熔融态液体,形成熔融态的无机盐,其固态大部分为离子晶体,在高温下熔化后形成离子熔体。熔盐发电的基本原理是把太阳的热量收集起来,把能量转入盐中使其融化,盐的温度能达到几百摄氏度,再通过它传热,现有的碟式聚光系统因焦点不固定,无法使用熔盐进行蓄热,多为斯特林机组,直接发电,无法蓄能。
在整个发电装置中,会涉及到三个主要部分,一是太阳能的汇集,二是熔盐的存储,三是能量交换和转换。高温的液态盐循环流动,通过热量交换的循环将水变成水蒸气,再用蒸汽推动汽轮机,从而实现发电。相比于电化学储能,熔盐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清洁能源取暖等方面,具有更多优势。现有碟式光热装置存在下列问题:焦点不固定,因焦点一直在运动中,无法通过管道与蓄热系统联通,无法蓄热,则无法做到24小时连续供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氨用固定焦点碟式聚光储热熔盐系统,通过冷熔盐罐、集热器、热熔盐罐以及碟式聚光反射器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碟式光热装置焦点一直在运动中,无法通过管道与蓄热系统联通,无法蓄热,难以24小时连续供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制氨用固定焦点碟式聚光储热熔盐系统,包括冷熔盐罐和热熔盐罐;所述冷熔盐罐依次连接有输入管、若干顺次连接的集热器、第一回流管以及热熔盐罐,形成熔盐流动回路;所述低温熔盐从冷熔盐罐流出,经过集热器加热形成高温熔盐后,通过第一回流管进入热熔盐罐;所述热熔盐罐连接有三级换热装置;所述三级换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热器、蒸汽发生器以及过热器;所述过热器通过第二回流管与冷熔盐罐连接;所述预热器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将水引入三级换热装置,并与流经三级换热装置的高温熔盐进行换热,形成高温蒸汽;所述过热器连接有高温管道,并将上述高温蒸汽送入汽轮机中,推动汽轮机进行旋转,以此带动与汽轮机相连的压缩机,压缩合成氨工艺过程中所需的氢气和氮气;高温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后的蒸汽变成乏汽,输送至余热回收设备中进行制冷;每个所述集热器下方均设置有一碟式聚光反射器;相邻两所述集热器之间通过U形连接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管上设置有热熔盐泵;所述第一回流管上设置有冷熔盐泵。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器内底面固定有一吸热盘管;相邻两所述吸热盘管之间通过U形连接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器为吸热材质,且所述集热器沿其底部涂有黑色吸热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U形连接管与第一回流管之间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上设置有电动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流管形成有2%-5%的坡度;所述热熔盐罐设于地下,且所述高温熔盐通过自身重力,沿第一回流管的坡度回流至热熔盐罐。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管连接有氮气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未经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1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箱碳罐的灰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级剪叉式检查床垂直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