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养蚕顶升移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2427.3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8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彭洪刚;郝俊波;周永忠;许晓明;寇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祥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2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毅智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8 | 代理人: | 李乾龙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养蚕 顶升移载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升移载机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养蚕顶升移载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端上表面设置有传输机构,且传输机构包括皮带输送机,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气缸,且机架内部前后两侧皆设置有导柱,所述机架左侧设置有电磁阀,且机架底端前后两侧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脚杯。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养蚕方式采用全人工养殖,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且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主输送线和辅助线体直角蚕盘的对接输送,并且采用气缸直接升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同时升降采用气缸推动,成本低,使用维护简单方便,同时采用皮带输送机输送,使得蚕盘输送平稳可靠,无噪音,不会对蚕盘造成磨损,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升移载机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养蚕顶升移载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工成本在农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符号之一的蚕桑产业,因此受到巨大冲击而面临衰亡,蚕桑生产的产业化,集约化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在农村养蚕中迫切需要一种自动化养蚕装置,因此智能养蚕顶升移载机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现已基本上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目前养蚕中,采用的全人工的方式,因此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个人所能照看的蚕簸数量极其有限,随着人工费用的增加,养蚕的成本也增高,因此必须改变农村养蚕的现状,才能实现蚕桑产业的振兴,因此急需智能养蚕顶升移载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养蚕顶升移载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目前养蚕中采用全人工的方式,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养蚕顶升移载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端上表面设置有传输机构,且传输机构包括皮带输送机,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气缸,且机架内部前后两侧皆设置有导柱,所述机架左侧设置有电磁阀,且机架底端前后两侧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脚杯,所述皮带输送机顶端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机架顶端前后两侧皆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顶端皆固定连接有电机主体,且电机主体前端皆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两组所述转动杆外表面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外表面皆啮合有第二齿轮,两组所述转动杆之间皆设置有传送带。
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撑板顶端皆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组所述支撑架之间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筒。
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撑架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上表面,且支撑架的形状皆为L形设计。
优选的,所述盖板底端皆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形状皆为L形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智能养蚕顶升移载机设置有传输机构,该装置通过主线来蚕盘,定点停止,通过气缸和导柱进行顶升,然后通过皮带输送机来进行运输,当蚕盘出去完成后,再通过气缸和导柱进行回缩复原,操作简单且便捷,通过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养蚕方式采用全人工养殖,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且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主输送线和辅助线体直角蚕盘的对接输送,并且采用气缸直接升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同时升降采用气缸推动,成本低,使用维护简单方便,同时采用皮带输送机输送,使得蚕盘输送平稳可靠,无噪音,不会对蚕盘造成磨损,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皮带输送机处结构右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盖板处结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祥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祥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2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