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2572.1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1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三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24 | 分类号: | C22B1/2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梦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球盘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推动机构和取球机构构成;固定机构由固定梁和固定在固定梁底面上的两个直线轴承座构成;推动机构由推杆、限位销轴和把手构成;推杆套装在两个直线轴承座的中心通孔内,把手固定在其一端,且在靠近把手一侧的推杆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调节孔;取球机构由取球器固定座、固定销轴、取球器固定架和取球器构成;取球器固定座枢接在推杆的另一端,其上设有条形通孔;取球器固定架由通过定位销轴活动固定在取球器固定座上的取球器连接板、以及垂直固定在取球器连接板上的取球器固定板构成,取球器固定在取球器固定板上;该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有效替代了人工使用钉耙捞球的方式,提升了生球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金、矿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
背景技术
圆盘造球机是制造生球的重要设备。物料在加入适当水分后在倾斜且旋转的造球盘中随旋转刮刀滚动。由于长时间使用,刮刀易出现磨损,磨损刮刀在未及时更换前无法均匀刮扫因此易造成部分物料脱落成块状物料,期间块状物料受离心力、摩擦力、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极易形成大球。
目前对于大球的处理是采用人工捞球的方式进行处理。由现场作业人员手持钉耙对大球进行捞取。此种方式受人员作业强度所限,效率较低,影响生球合格率,且需设专人对大球进行捞取,造成人员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大球捞取人工作业强度较大问题,有效提高大球捞取效率和生球合格率的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推动机构和取球机构构成;其中,
固定机构由固定梁和两个直线轴承座构成;两个直线轴承座间隔且同轴设置,且二者固定在固定梁的底部;
推动机构由推杆、限位销轴和把手构成;推杆套装在两个直线轴承座的中心通孔内;把手固定推杆的一端,且在靠近设置把手一侧的推杆侧壁上间隔且沿径向开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限位销轴插装在任一第一调节孔内;
取球机构由取球器固定座、固定销轴、取球器固定架和取球器构成;取球器固定座固定在推杆的另一端,其上沿推杆的径向方向开设有条形通孔;取球器固定架由取球器连接板和取球器固定板构成;取球器连接板通过固定销轴枢接在取球器固定座上,其上沿推杆的径向方向开设有与条形通孔的开设位置相适应的第二调节孔;取球器固定板固定垂直于取球器连接板设置并固定在取球器连接板上;在条形通孔与第二调节孔内插装有定位销轴;取球器固定在取球器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取球器由钉耙状前端部和圆弧拱状后端部构成;其中,
钉耙状前端部由沿推杆的径向方向设置的若干条横向蓖条和与横向蓖条呈交叉设置的若干条纵向蓖条焊接构成的网状体,以及其上若干条纵向蓖条的前端端部向下弯折形成的耙齿部构成;
圆弧拱状后端部为由沿推杆的径向方向设置的若干条横向蓖条和与横向蓖条呈交叉设置的若干条纵向蓖条焊接构成的网状体朝向钉耙状前端部弯折形成具有斜向向上开口部的圆弧拱状结构;
钉耙状前端部在推杆径向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圆弧拱状后端部在推杆径向方向上的长度,且钉耙状前端部的后端端部焊接固定在圆弧拱状后端部的前端一侧。
进一步地,圆弧拱状后端部的纵向蓖条与其横向蓖条之间以呈97°夹角的方式交叉设置;钉耙状前端部的纵向蓖条与其横向蓖条之间呈90°夹角交叉设置,且其网状体的纵向蓖条与耙齿部的纵向蓖条之间所成夹角为135°。
进一步地,圆弧拱状后端部与钉耙状前端部的连接端处朝向钉耙状前端部的切线延长线与钉耙状前端部的网状体所在平面之间所成夹角为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三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三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2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砖装置
- 下一篇:热轧中间坯斜锲压接剪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