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桩基基坑塌孔扩径固定筒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3225.0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2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68 | 分类号: | E02D5/68;E02D27/12;E02D27/34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桩基 基坑 塌孔扩径 固定 | ||
1.一种防止桩基基坑塌孔扩径固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壁Ⅰ(1)、筒壁Ⅱ(2)和分叉下放杆;
所述筒壁Ⅰ(1)和筒壁Ⅱ(2)分别为由竖直圆筒沿轴线平分而成的两个半圆形曲面板,筒壁Ⅰ(1)和筒壁Ⅱ(2)的开口相对;
所述筒壁Ⅰ(1)和筒壁Ⅱ(2)上均设置有通孔(3),通孔(3)贯穿筒壁Ⅰ(1)和筒壁Ⅱ(2)的内外侧,筒壁Ⅰ(1)上的通孔(3)与筒壁Ⅰ(1)竖直边缘的弧度为90°,筒壁Ⅱ(2)上的通孔(3)与筒壁Ⅱ(2)竖直边缘的弧度为90°;
两个所述通孔(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该水平面位于筒壁Ⅰ(1)和筒壁Ⅱ(2)的中段,通孔(3)包括均呈矩形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上端口和下端口相互连通形成凸字形孔洞;
每个所述通孔(3)的外侧均设置有盖扣(8),一个盖扣(8)的上端铰接在筒壁Ⅰ(1)上,另一个盖扣(8)的上端铰接在筒壁Ⅱ(2)上;
所述筒壁Ⅰ(1)的两个竖直边缘分别记为边缘A和边缘B,边缘A面向筒壁Ⅱ(2)的一侧固定有水平的滑杆A(14),边缘B面向筒壁Ⅱ(2)的一侧固定有水平的滑杆B,滑杆A(14)和滑杆B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靠近筒壁Ⅰ(1)的上端;
所述滑杆A(14)的上表面和滑杆B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棘齿A(15)和棘齿B,棘齿A(15)和棘齿B面向筒壁Ⅰ(1)的一侧均为斜面,棘齿A(15)和棘齿B面向筒壁Ⅱ(2)的一侧均为竖直面;
所述筒壁Ⅱ(2)的两个竖直边缘分别记为边缘C和边缘D,边缘C与边缘A对应,边缘D与边缘B对应,边缘C面向边缘A的一侧设置有供滑杆A(14)插入的腔体A,边缘D面向边缘B的一侧设置有供滑杆B插入的腔体B;
所述腔体A内设置有卡头A(16),卡头A(16)的一端通过水平的销轴铰接在腔体A的内壁上,该销轴的轴线方向与筒壁Ⅱ(2)的径向一致,卡头A(16)另一端的下表面连接有棘爪A(17),棘爪A(17)与棘齿A(15)匹配;所述卡头A(16)连接有棘爪A(17)的一端的上表面连接有限位弹簧A(18)和提杆A(19),限位弹簧A(18)的上端与腔体A的顶部连接,提杆A(19)的上端穿过腔体A的顶部并伸出筒壁Ⅱ(2)上表面,提杆A(19)的伸出端连接有提环Ⅰ(4);
所述腔体B内设置有卡头B,卡头B的一端通过水平的销轴铰接在腔体B的内壁上,该销轴的轴线方向与筒壁Ⅱ(2)的径向一致,卡头B另一端的下表面连接有棘爪B,棘爪B与棘齿B匹配;所述卡头B连接有棘爪B的一端的上表面连接有限位弹簧B和提杆B,限位弹簧B的上端与腔体B的顶部连接,提杆B的上端穿过腔体B的顶部并伸出筒壁Ⅱ(2)上表面,提杆B的伸出端连接有提环Ⅱ(5);
所述边缘C面向边缘A的一侧连接有水平的滑杆C,边缘D面向边缘B的一侧连接有水平的滑杆D,滑杆C和滑杆D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靠近筒壁Ⅱ(2)的下端;
所述滑杆C的上表面和滑杆D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棘齿C和棘齿D,棘齿C和棘齿D面向筒壁Ⅰ(1)的一侧均为竖直面,棘齿C和棘齿D面向筒壁Ⅱ(2)的一侧均为斜面;
所述边缘A面向边缘C的一侧设置有供滑杆C插入的腔体C,边缘B面向边缘D的一侧设置有供滑杆D插入的腔体D;
所述腔体C内设置有卡头C,卡头C的一端通过水平的销轴铰接在腔体C的内壁上,该销轴的轴线方向与筒壁Ⅰ(1)的径向一致,卡头C另一端的下表面连接有棘爪C,棘爪C与棘齿C匹配;所述卡头C连接有棘爪C的一端的上表面连接有限位弹簧C和提杆C,限位弹簧C的上端与腔体C的顶部连接,提杆C的上端穿过腔体C的顶部并伸出筒壁Ⅰ(1)上表面,提杆C的伸出端连接有提环Ⅲ(6);
所述腔体D内设置有卡头D,卡头D的一端通过水平的销轴铰接在腔体D的内壁上,该销轴的轴线方向与筒壁Ⅰ(1)的径向一致,卡头D另一端的下表面连接有棘爪D,棘爪D与棘齿D匹配;所述卡头D连接有棘爪D的一端的上表面连接有限位弹簧D和提杆D,限位弹簧D的上端与腔体D的顶部连接,提杆D的上端穿过腔体D的顶部并伸出筒壁Ⅰ(1)上表面,提杆D的伸出端连接有提环Ⅳ(7);
所述分叉下放杆包括推杆(9)、滑槽(10)和支腿(11),滑槽(10)竖直设置,推杆(9)安装到滑槽(10)内,推杆(9)的下端铰接有两个支腿(11),两个支腿(11)均伸出滑槽(10);所述支腿(11)具有柔韧性,支腿(11)的长度大于筒壁Ⅰ(1)和筒壁Ⅱ(2)的半径;
每个所述支腿(11)远离推杆(9)的一端设置有卡端(1101),卡端(1101)为等腰梯形板,卡端(1101)具有长底边的一侧与支腿(11)的端部连接,每个盖扣(8)面向通孔(3)的一侧设置有供卡端(1101)嵌入的凹槽(801);
初始状态时,所述滑杆A(14)完全伸入腔体A内,滑杆C完全伸入腔体C内,边缘A和边缘C紧密贴合,滑杆B完全伸入腔体B内,滑杆D完全伸入腔体D内,边缘B和边缘D紧密贴合;
下放所述筒壁Ⅰ(1)和筒壁Ⅱ(2)时,两个卡端(1101)分别穿过两个通孔(3)并卡在通孔(3)上端口的外侧,卡端(1101)的自由端嵌入盖扣(8)上的凹槽(801)内,通过推杆(9)将筒壁Ⅰ(1)和筒壁Ⅱ(2)下放到桩基基坑中;
取出所述分叉下放杆时,推杆(9)向下滑动,盖扣(8)受卡端(1101)的作用向外顶起并插入基坑周边的土体内,筒壁Ⅰ(1)和筒壁Ⅱ(2)受盖扣(8)的拉拽相互分离;所述推杆(9)持续向下滑动,当支腿(11)的支撑力小于基坑内壁对筒壁Ⅰ(1)和筒壁Ⅱ(2)的作用力时,支腿(11)产生弹性形变,棘爪A(17)和棘齿A(15)的作用力、棘爪B和棘齿B的作用力、棘爪C和棘齿C的作用力、棘爪D和棘齿D的作用力防止筒壁Ⅰ(1)和筒壁Ⅱ(2)靠近;继续向下推动所述推杆(9),直到推杆(9)恢复原长,卡端(1101)从通孔(3)下端口滑入筒壁Ⅰ(1)和筒壁Ⅱ(2)内,取出分叉下放杆;
取出所述筒壁Ⅰ(1)和筒壁Ⅱ(2)时,向上提起提环Ⅰ(4)、提环Ⅱ(5)、提环Ⅲ(6)和提环Ⅳ(7),提杆A(19)拉动卡头A(16)向上转动,限位弹簧A(18)缩短,棘爪A(17)释放对棘齿A(15)的限位,提杆B拉动卡头B向上转动,限位弹簧B缩短,棘爪B释放对棘齿B的限位,提杆C拉动卡头C向上转动,限位弹簧C缩短,棘爪C释放对棘齿C的限位,提杆D拉动卡头D向上转动,限位弹簧D缩短,棘爪D释放对棘齿D的限位,筒壁Ⅰ(1)和筒壁Ⅱ(2)的张力消失;通过所述提环Ⅰ(4)、提环Ⅱ(5)、提环Ⅲ(6)和提环Ⅳ(7)将筒壁Ⅰ(1)和筒壁Ⅱ(2)从基坑中抽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32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岩土硬度测试的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能够自动整理针头的锐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