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芯用的电极片以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6957.5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3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培英;陈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50/531;H01M50/53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杨璐 |
地址: | 516055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芯用 电极 以及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用的电极片以及电池。其中,所述电芯用的电极片包括绝缘层,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两个表面上的第一集流体层和第二集流体层,在所述第一集流体层背离所述绝缘层的表面上附着有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在所述第二集流体层背离所述绝缘层的表面上附着有第二电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一电极活性材料与所述第二电极活性材料的材质相同;所述电芯用的电极片还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集流体层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集流体层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呈错开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用于消除磁场底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用的电极片以及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层出不穷。底噪是目前电子设备较为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3C数码的耳机上。底噪,或称本底噪声,又称背景噪声,一般指电声系统中除有用信号以外的总噪声。底噪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是不利的,因此有必要降低电子设备的底噪。
在实现降低底噪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产生底噪的原因很多,而绝大部分的底噪都来源于电池。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是电芯,电芯包括有电极片。在工作状态下,电极片上有电流通过,这就会产生具有一定强度的磁场,从而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磁场底噪。
在相关技术中,目前为了解决电池产生的磁场底噪问题,一般是在电池的外围设置一个减少底噪的结构,但这样需要根据不同规格的电池设计不同消除底噪的结构,其通用性不强。这不仅给电池的制造工艺带来了麻烦,而且会增加电池的体积,不利于电池在微型电子设备内的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用的电极片以及电池的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消除磁场底噪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用的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包括:
绝缘层,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两个表面上的第一集流体层和第二集流体层,在所述第一集流体层背离所述绝缘层的表面上附着有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在所述第二集流体层背离所述绝缘层的表面上附着有第二电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一电极活性材料与所述第二电极活性材料的材质相同;
还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
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集流体层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集流体层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呈错开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极片为正极片,
所述第一集流体层和所述第二集流体层均为铝箔,
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均为正极耳,
所述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和所述第二电极活性材料均为正极活性材料。
可选地,所述电极片为负极片,
所述第一集流体层和所述第二集流体层均为铜箔,
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均为负极耳,
所述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和所述第二电极活性材料均为负极活性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为金属带,所述第一极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体层通过超声焊接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极耳由所述第一集流体层弯折而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极耳为金属带,所述第二极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流体层通过超声焊接连接;或者,
所述第二极耳由所述第二集流体层弯折而成。
可选地,所述绝缘层为PET材料膜层、PI材料膜层或陶瓷材料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6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激光焊接的半导体激光器
- 下一篇:一种无线蓝牙耳机充电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