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脚及包缝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8618.0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0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蔡云斌;黄少晖;张曙光;温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永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9/10 | 分类号: | D05B2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汇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6 | 代理人: | 吴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缝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脚及包缝机,该压脚包括压轮、压杆以及锁紧单元;压轮用于将布料压在送布齿组件上,以实现与送布齿组件配合驱动布料移动;压轮具有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压轮的横截面半径逐渐增大;压杆与压轮相接,锁紧单元用于将压杆固定在包缝机的安装杆上。该压脚通过压轮将布料压在送布齿组件的设置方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压脚通过压板将布料压在送布齿组件上的设置方式而言,可以减小压脚与布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方便布料转弯,这样使用了该压脚的包缝机在对布料的转弯处进行包边处理时,可以减少抬起压脚的次数,甚至是不用抬起压脚,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跳线、针线松垮等不良问题的出现,提高缝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缝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脚及包缝机。
背景技术
包缝机也称打边车、码边机,主要用于对布料进行包边处理,以防止布料的边缘起毛。其中,在对布料进行包边处理时,需要利用压脚将布料压在送布齿组件上,以保证送布齿组件能够平稳地驱动布料移动。
如图1所示,传统的压脚100通常采用平板101来将布料抵压在送布齿组件上,此时在对布料转弯处进行包边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缝制不良的问题。比如在对内衣进行包边处理时,两棉杯连接处会有一个急转弯,在对该急转弯处进行包边处理过程中,需要将压脚抬起几次才能完成缝制工作。但是抬起压脚时,会因为没有压脚对布料进行压紧,而导致跳线、针线松垮等不良问题的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压脚抵压布料,会导致对布料转弯处进行包边处理过程中,出现缝制不良的问题,提供一种压脚及包缝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脚,该压脚包括压轮、压杆、锁紧单元;所述压轮用于将布料压在包缝机的送布齿组件上,以实现与所述送布齿组件配合驱动所述布料移动;所述压轮具有向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压轮的横截面半径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锁紧单元相接;所述锁紧单元用于将所述压杆固定在包缝机的安装杆上。
可选的,所述压轮与所述压杆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压轮在与所述送布齿组件配合送料时能够转动。
可选的,所述压轮与所述压杆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内凹结构。
可选的,所述压轮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由所述内凹结构的底面贯穿至所述第一端的端面;所述压杆上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压脚还具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螺纹孔配合,以将所述压杆和所述压轮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第二端设有倒圆角。
可选的,所述压杆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以及第四段;其中,所述第一段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压轮的轴向与X轴平行,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压轮相接;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四段在X轴方向上间隔设置,二者均沿Y轴方向延伸;在X轴方向上,所述第四段位于所述第二段靠近所述压轮的一侧,所述第四段远离所述第三段的一端与所述锁紧单元相接;所述锁紧单元沿Z轴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锁紧单元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以及锁紧螺栓,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间隔设置在所述压杆上;所述第一夹臂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夹臂上设有锁紧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锁紧螺纹孔配合;所述锁紧螺栓能够抵触在所述第一夹臂上,使得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锁紧螺纹孔配合时,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能够相互靠近以夹紧所述安装杆。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二夹臂以及所述压杆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缝机,该包缝机使用了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压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永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新永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8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指康复锻炼智能手套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结构的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