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熔融水淬节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26158.6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9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雷仲波;王山;吴忠勇;王卫民;谢庚;孙毅晨;陶应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离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23 | 分类号: | C03B5/23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徐瑶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大***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焚烧 熔融 节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熔融水淬节水系统,包括有飞灰熔融水淬冷却水闭式循环系统及飞灰熔融水淬蒸汽冷凝回收系统;飞灰熔融水淬冷却水闭式循环系统由水淬池、水淬循环泵、板式换热器及附属管道、阀门及仪表等组成。飞灰熔融水淬蒸汽冷凝回收系统由集气罩、引风机、蒸汽冷凝器、凝液罐、凝液输送泵及附属管道阀门仪表等。该系统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熔融水淬节水系统,能够及时将熔渣水淬产生的蒸汽通过负压集气罩吸收,实现蒸汽有组织排放,防止蒸汽烫伤操作人员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熔融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熔融水淬节水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飞灰是市政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垃圾中有机物主要以气态物质的形式排放;而无机物质则主要形成固体颗粒物,其中颗粒较大固体沉积在焚烧炉底部及炉排上,被称为底灰,而那些细小的颗粒物则漂浮在烟气中,随烟气一同进入烟气净化系统,这些颗粒物构成了焚烧飞灰50%的比例,剩余的焚烧飞灰则源自于烟气净化过程中投加的石灰石或活性炭,它们共同在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 中被捕集,同时也有一部分细小的颗粒物在烟道及烟囱的底部沉降下来,这些被捕获和沉降下来的细小颗粒物则被称作焚烧飞灰。对于机械炉排炉而言,垃圾焚烧飞灰产生量相当于入炉原生垃圾量的3-5%左右;对于流化床焚烧炉,其飞灰产生量相当于入炉原生垃圾的8~15%,平均为10%左右。
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0版)》中将垃圾焚烧飞灰列为危险废物,废物类别HW18,代码772-002-18。因此,飞灰必须单独收集,不得与生活垃圾、焚烧残渣等混合,也不得与其他危险废物混合。
飞灰熔融是熔融炉内温度1300℃~1500℃,将预处理后的飞灰熔融,熔渣经水淬后成为玻璃渣。同时,飞灰中的重金属被固化在玻璃体中,渗出率极低,满足环保要求,可作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实现资源化利用,二噁英在高温下被彻底分解,高温烟气经净化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现有熔渣水淬采用敞开式水淬池,主要缺点如下:
(1)熔渣水淬时产生大量蒸汽,蒸汽易造成周边操作人员烫伤,且易损坏周边电缆等电气装置;
(2)熔渣水淬蒸汽无组织排放,造成水淬冷却水损失,长期水淬操作造成水资源浪费;
(3)熔渣水淬冷却水温度越高,越降低熔渣冷却速率,从而影响熔渣形成玻璃体相含量及重金属浸出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熔融水淬节水系统,能够及时将熔渣水淬产生的蒸汽通过负压集气罩吸收,实现蒸汽有组织排放,防止蒸汽烫伤操作人员及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熔融水淬节水系统,包括有飞灰熔融水淬冷却水闭式循环系统及飞灰熔融水淬蒸汽冷凝回收系统;
飞灰熔融水淬冷却水闭式循环系统包括有水淬池,水淬池上方设置有补水管,补水管与水淬池连通,补水管上设置有补水调节阀,水淬池侧壁一侧设置有水淬池液位计,水淬池液位计通过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与水淬池侧壁连通;还包括有水淬循环泵,水淬循环泵的进液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水淬池侧壁连通,水淬循环泵的出液口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有板式换热器,第四管道一端端部与板式换热器的水淬冷却水进口连接;板式换热器的水淬冷却水出口连接有第五管道,第五管道的一端端与水淬池连通;
飞灰熔融水淬蒸汽冷凝回收系统包括有凝液罐及设置在水淬池上方的集气罩,集气罩通过第八管道连接有引风机,引风机还通过第九管道连接有蒸汽冷凝器,蒸汽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通过第十管道与凝液罐顶壁连通;凝液罐侧壁一侧还设置有凝液罐液位计,凝液罐液位计通过第十三管道及第十四管道与凝液罐侧壁连通;还包括有凝液输送泵,凝液输送泵的进液口通过第十二管道与凝液罐侧壁连通,凝液输送泵的出液口通过第十一管道与水淬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离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离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26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控系统与电动汽车
- 下一篇:一种医疗护理用的便携式护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