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术用静脉留置针防外渗保护固定套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28483.6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1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琛;钱维明;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58;A61M5/52;A61F5/00;A61F5/37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余冬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静脉 留置 外渗 保护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用静脉留置针防外渗保护固定套,包括形状对称的套体(1),套体(1)的两端均设有环形的弹力绷带(3),弹力绷带(3)的内圆与套体(3)的内腔贯通;所述弹力绷带(3)上设有两处穿带孔(4),穿带孔(4)之间的弹力绷带(3)内设有穿带腔(5),穿带腔(5)沿弹力绷带(3)的圆周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对留置针所在一侧的患者肢体进行保护和固定,同时具有防压疮的作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及时发现外渗,有效降低患者麻醉和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术用静脉留置针防外渗保护固定套。
背景技术
静脉通路是保证手术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生命通路,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术中滴速缓慢滴注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静脉输液皮下渗出患者无任何痛感和不适感。由于一些手术过程中的操作需要,双上臂不能外展只能包裹并放置于手术床两边的约手单内,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或手术治疗临时需要,紧急需要从外周静脉输注刺激性、发泡剂、渗透压高的液体时,容易发生液体外渗,同时手术时间长,留置针包裹的布类管道容易有压痕甚至压疮;在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静脉麻醉)后,在麻醉浅或手术操作刺激大时,患者肢体会不自主扭动,如果没有合适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固定装置,会因为肢体无意识的蹭动损坏留置针造成外渗,并且患者在手术床与转运床之间搬运时容易牵拉管道导致意外拔管。现有的留置针保护套,只设置一层很薄的尼龙弹力绷带,不具有固定机构,安全性欠佳,起不到术中保护和防止静脉外渗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用静脉留置针防外渗保护固定套。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对留置针所在一侧的患者肢体进行保护和固定,同时具有防压疮的作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及时发现外渗,有效降低患者麻醉和手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手术用静脉留置针防外渗保护固定套,包括形状对称的套体,套体的两端均设有环形的弹力绷带,弹力绷带的内圆与套体的内腔贯通;所述弹力绷带上设有两处穿带孔,穿带孔之间的弹力绷带内设有穿带腔,穿带腔沿弹力绷带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穿带腔内穿设有约手带,约手带的两端位于穿带孔外;所述约手带的端部设有调节固定机构;所述套体的中部设有外置管道孔。
上述的手术用静脉留置针防外渗保护固定套中,所述调节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一侧约手带端部的穿带壳,与之对应的约手带的侧面设有魔术贴公端和魔术贴母端,魔术贴公端位于约手带上靠近端部的一侧,魔术贴母端位于约手带上靠近弹力绷带的一侧;所述魔术贴公端和魔术贴母端相适配。
前述的手术用静脉留置针防外渗保护固定套中,所述套体端部半径小于套体中部半径。
前述的手术用静脉留置针防外渗保护固定套中,所述套包括内侧的负压抽吸充气层和外侧的防水层,负压抽吸充气层与防水层之间设有棉花层;所述负压抽吸充气层内设有多处均匀分布的压力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前述的手术用静脉留置针防外渗保护固定套中,所述负压抽吸充气层包括位于套体内侧的贴肤面,贴肤面内设有充气圈;所述防水层上设有充气口,充气口与充气圈的内腔相连,所述充气口上设有密封塞;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于内侧的贴肤面内。
前述的手术用静脉留置针防外渗保护固定套中,所述一侧的弹力绷带内环半径大于另一侧弹力绷带的内环半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套体的两端均设有环形的弹力绷带,弹力绷带的内圆与套体的内腔贯通;所述弹力绷带上设有两处穿带孔,穿带孔之间的弹力绷带内设有穿带腔,穿带腔沿弹力绷带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穿带腔内穿设有约手带,约手带的两端位于穿带孔外;所述约手带的端部设有调节固定机构;将患者留置针所在侧的肢体伸入套体的内腔并放置于搁臂架或搁手板上方,套体可以对留置针进行保护;拉紧约手带,使弹力绷带收紧,与患者肢体紧密贴合,随后将约手带绕至的另一侧,并使用调节固定机构进行连接,实现患者肢体与搁臂架的可靠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284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坐便器喷釉省力机构
- 下一篇:铝模体系中的沉降模板新型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