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气道输氧加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31325.6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9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飞;邓爱平;彭灿;刘明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10 | 分类号: | A61M16/10 |
代理公司: |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7 | 代理人: | 陈剑锋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输氧 加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人工气道输氧加温装置。该装置包括四通管和加热器,所述四通管的四个接口分别为连接口、氧气输入口、排气口和吸痰口,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人工气道口,所述氧气输入口通过氧气输入管连接氧气管,所述氧气输入管内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单向排气阀,所述吸痰口处设置有可打开的盖帽;所述加热器为圆管状加热器,加热器的一端连接氧气输入管,另一端连接氧气管。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输送给患者的氧气进行加热,在氧气输入口和排气口处分别设置有单向进气阀和单向呼气阀,保证患者顺利呼吸,使得开放的人工气道变为密闭,从而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工气道输氧加温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气道湿化是以液态水或水蒸气的形成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合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可保持气道通畅和湿润,有效预防肺部感染。
正常的呼吸过程中,上呼吸道将干燥、温度较低的气体逐步转化为湿润温暖的气体,气体到达气管隆突时温度为37℃、绝对湿度44mg/L、相对湿度为100%,这个数值的气体才能保证纤毛的正常运动和适当的粘液分泌。而目前的人工气道湿化的主要方法为雾化加湿,但是雾化加湿无加温作用,且雾化加湿后的温度偏低,当温度较低时,会引起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支气管痉挛,可引发哮喘,90分钟后肺顺应性下降18%,直接影响病人肺部功能,对病人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人工气道氧气加温装置,用于对输入患者气管的氧气进行加热。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气道输氧加温装置,包括四通管和加热器,所述四通管的四个接口分别为连接口、氧气输入口、排气口和吸痰口,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人工气道口,所述氧气输入口通过氧气输入管连接氧气管,所述氧气输入管内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单向排气阀,所述吸痰口处设置有可打开的盖帽;所述加热器为圆管状加热器,加热器的一端连接氧气输入管,另一端连接氧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加热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管体和设置有电池容腔的电池容纳装置,电池容纳装置与圆柱形管体连接,圆柱形管体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外层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在内层和外层之间设置有加热片,加热片与电池容纳装置内的电池形成回路。
所述加热器与氧气管螺纹连接。
所述单向排气阀与所述排气口螺纹连接。
所述单向进气阀和单向排气阀结构相同,均包括一体化连接的阀体和鸭嘴型结构,所述阀体为圆柱形,所述鸭嘴型结构为阀体两面向中间靠拢的膜片,所述鸭嘴型结构的顶点处有可伸缩的开口或孔洞,所述单向进气阀的阀体与氧气输入管内壁固定连接且其鸭嘴型结构朝向氧气输入口,所述单向排气阀的阀体与所述排气口螺纹连接且其鸭嘴型结构朝向排气口外。
所述连接口为弹性接口。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包括四通管和加热器,四通管的氧气输入口连接氧气输入管,在氧气管和与人工气道连接的氧气输入管之间设置有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对已经湿化的氧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氧气经过氧气输入管后,用于实现对输送给患者的氧气进行加热,在氧气输入口和排气口处分别设置有单向进气阀和单向呼气阀,保证患者顺利呼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人工气道输氧加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31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