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33062.2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7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澄;王宏德;相养冬;周海英;田欢;赵鹏飞;张华;陈佳喆;李柠杉;姜晓艳;宋颖男;王浩;郭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酸 装置 | ||
1.一种脱酸装置,用于给高酸原油或高酸渣油进行脱酸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装置包括:
加热组件(10),所述加热组件(10)用于给所述油进行加热,以蒸发所述油中的水和轻瓦斯油;
分离组件(20),所述分离组件(20)与所述加热组件(10)连接,以将加热后的油和蒸发的所述水和轻瓦斯油进行分离;
减黏裂化组件(30),所述减黏裂化组件(30)与所述分离组件(20)连接,以通过降低所述分离组件(20)分离后的所述油的粘度降低所述油的酸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20)采用气液分离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输入所述油的汽提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罐上部设有分离口,以使所述水和所述轻瓦斯油从所述分离口排出所述气液分离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罐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罐的上部,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底部,所述脱酸装置还包括:
第一输油管(11),所述第一输油管(11)的一端与所述加热组件(10)连接,所述第一输油管(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料口连接,以将所述加热组件(10)加热后的所述油输送至所述气液分离罐内;
第二输油管(12),所述第二输油管(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二输油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黏裂化组件(30)连接,以将所述气液分离罐处理后的所述油输送至所述减黏裂化组件(3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黏裂化组件(30)采用减黏裂化反应塔,所述减黏裂化反应塔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减黏裂化反应塔的底部以与所述第二输油管(12)连接,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减黏裂化反应塔的上部,所述脱酸装置还包括:
第三输油管(40),所述第三输油管(40)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接,以输出所述减黏裂化反应塔处理后的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装置还包括:
制冷组件(50),所述制冷组件(50)与所述第三输油管(40)或所述第二出料口连接,以对所述减黏裂化反应塔处理后的所述油进行降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50)采用急冷油,所述第三输油管(40)上设有冷却口,所述急冷油通过所述冷却口输入所述第三输油管(40)内,以与所述减黏裂化反应塔内流出的所述油混合并降低所述油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10)采用加热炉,以将所述油加热至300℃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装置还包括:
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与所述加热炉连接,以向所述加热炉内的所述油中输送预定量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330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理的造口袋
- 下一篇:组合式扶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