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接式管件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36089.7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1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叶剑华;周庆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琳(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0 | 分类号: | F16J15/00;F16J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静***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接式管件 密封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接式管件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侧面两侧边并列设置有两个凸圈,所述凸圈为圆形结构,且两个所述凸圈于密封圈本体的内侧面形成双凸槽结构,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侧位于凸圈的内侧面上呈圆形等距离开设有多组静压漏槽。本实用新型将密封圈内截面设计为双凸槽,并设计多个静压漏槽,利用双凸槽设计来确保密封圈压接后的密封性,解决对圆度不高的钢管和表面较粗糙的钢管压接后密封差的问题;而且多个静压漏槽设计,可以在管道安装以后,排查是否存在漏压接,方便在出现漏压接的,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压接作业,不仅提高了密封圈压接时的密封性,也能避免管道泄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压接式管件密封圈。
背景技术
密封圈是一种管体的密封装置,能够避免流体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泄漏的情况,当金属管件在安装并且进行连接时,需要通过密封圈对其进行密封,避免出现泄漏的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压接式管件密封圈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现有不锈钢压接式管件,碳钢压接式管件,紫铜压接式管件,厚壁碳钢压接式管件,均采用普通0型密封圈,其结构非常之简单,由O型密封圈内侧圆形弧面进行密封,为单侧凸圆弧密封,密封性能差,泄漏率高,且没有设计静压漏槽,在管道安装后,很难排查到未压接部位的管口,增加排查时间和人工成本。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压接式管件密封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接式管件密封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接式管件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侧面两侧边并列设置有两个凸圈,所述凸圈为圆形结构,且两个所述凸圈于密封圈本体的内侧面形成双凸槽结构,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侧位于凸圈的内侧面上呈圆形等距离开设有多组静压漏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圈本体为规则圆形,且密封圈本体的内截面位于两个所述凸圈之间呈弧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凸圈的横截面为弧形,且凸圈与密封圈本体为一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组所述静压漏槽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静压漏槽呈上下对应分布于两个所述凸圈的内侧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压接式管件密封圈,在实际操作时,将密封圈采用规则圆形设计,其内截面为双凸槽设计,且内平面设计多个静压漏槽,利用双凸槽设计来确保密封圈压接后的密封性,解决对圆度不高的钢管和表面较粗糙的钢管压接后密封差的问题;
而且多个静压漏槽设计,当管道安装以后,需要排查是否存在漏压接,在低压通入流体介质时,如出现漏压接的,流体介质会从“静压漏槽”里漏出来,排查时就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压接作业,不仅提高了密封圈压接时的密封性,也能避免管道泄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压接式管件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压接式管件密封圈中静压漏槽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一种压接式管件密封圈中凸圈剖视图;
图4为一种压接式管件密封圈的剖视图;
图5为一种压接式管件密封圈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密封圈本体;2、凸圈;3、静压漏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琳(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琳(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360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