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体侧壁的胀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40382.0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17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怀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怀宝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1/04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壁 装置 | ||
一种筒体侧壁的胀形装置,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胀形模具(6),待胀形筒体(7)套装在胀形模具(6)的外圈,待胀形筒体(7)的内壁与胀形凸起(11)接触,且在胀形模具(6)与待胀形筒体(7)接触的外壁上设置有多干胀形凸起(11);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自胀形模具(6)的一端进入,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胀形模具(6)相对的过程中通过胀形模具(6)对待胀形筒体(7)挤压。在本筒体侧壁的胀形装置中,通过设置胀形模具,油缸挤压胀形模具对待胀形筒体的内壁进行胀形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待胀形套筒的内壁上开设凹槽时的各种弊端,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工艺复杂程度。
技术领域
一种筒体侧壁的胀形装置,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很多领域需要在管体的内壁进行处理,如在管体的内壁上形成凹槽,对于塑料等材质的管材,可以通过模具直接在管体的内壁上形成凹槽,然而对于金属管材而言,特别在对金属管材进行二次加工形成凹槽时,其加工难度较大。特别是当管材的长度较长,管径较小时,其工艺的复杂程度极大,并且加工精度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通过设置胀形模具,油缸挤压胀形模具对待胀形筒体的内壁进行胀形处理,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的筒体侧壁的胀形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筒体侧壁的胀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胀形模具,待胀形筒体套装在胀形模具的外圈,待胀形筒体的内壁与胀形凸起接触,且在胀形模具与待胀形筒体接触的外壁上设置有多干胀形凸起;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自胀形模具的一端进入,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胀形模具相对的过程中通过胀形模具对待胀形筒体挤压。
优选的,所述的胀形模具包括胀形筒和内冲体,所述的胀形凸起设置在胀形筒的表面,所述待胀形筒体套装在胀形筒的外圈,内冲体与所述的活塞杆同轴固定。
优选的,在所述胀形筒的外圈还套装有调节套筒,调节套筒与胀形筒活动连接。
优选的,设置有工作台,所述驱动机构水平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并与工作台的台面间隔设置。
优选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固定板,在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胀形模具固定在固定板的端面上并与该通孔同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板通过均匀设置的多条固定螺栓设置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板固定在工作台的表面。
优选的,在所述待胀形筒体的外部还套装有外套筒,在外套筒的侧部开设有与胀形凸起一一对应的外冲口。
优选的,所述外冲口的长度及宽度大于胀形凸起的长度及宽度。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机构为油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筒体侧壁的胀形装置中,通过设置胀形模具,油缸挤压胀形模具对待胀形筒体的内壁进行胀形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待胀形套筒的内壁上开设凹槽时的各种弊端,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工艺复杂程度。
2、在胀形模具的外部套装有调节套筒,通过改变调节套筒的位置可以改变待胀形筒体与胀形模具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了对待胀形筒体内壁凹槽位置的调节。
3、通过设置外套筒,使待胀形套筒在收到挤压时对待胀形套筒整体进行限位,并通过设置外冲口使得胀形凸起在胀形套筒的内部形成凹槽时为胀形凸起以及待胀形套筒提供足够的形变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筒体侧壁的胀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筒体侧壁的胀形装置胀形模具安装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怀宝,未经郭怀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0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纸管切割下料的卷管机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多角度测绘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