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截面超高压交联电缆平缓型外屏模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40803.X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6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立;王福志;张润浩;林荣茜;朱金龙;程海航;李金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H01B13/24;B29C48/05;B29C48/32;B29C48/15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超高压 交联 电缆 平缓 型外屏模芯 | ||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容易在模口处积压造成焦烧现象,提出一种大截面超高压交联电缆平缓型外屏模芯,包括承径区,所述承径区的上端连接有出料口,所述承径区的下端连接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一定斜度,其上口宽下口窄;所述进料口设有一定斜度,其上口窄下口宽。本实用新型使绝缘料的在外屏模芯里面分流更加顺畅,绝缘层与外屏蔽层的界面更光滑,延长电缆使用寿命,不易造成电缆击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截面超高压交联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截面超高压交联电缆平缓型外屏模芯。
背景技术
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电力被广泛的应用在世界各地的各个领域和行业。作为电力传输的主要载体——电力电缆,也被大量的生产和敷设在地球的角角落落。而电力电缆生产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立塔交联线生产。交联电缆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简称,目前高压电缆绝大部分都采用了交联聚乙烯绝缘。交联电缆是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等领域的电缆,具有PVC绝缘电缆无法比拟的优点。它结构简单、重量轻、耐热好、负载能力强、不熔化、耐化学腐蚀,机械强度高。
交联电缆的重中之重是三层共挤的挤出问题,而挤塑模具是产品定型的装置,是塑料挤出全过程中最后热压作用装置,其几何形状、结构形式和尺寸,温度高低、压力大小等直接决定电缆加工的成败,因此任何挤塑产品模具的设计、选配及其保温措施都受到高度重视。参考图2,目前原外屏模芯包括内孔包括原承径区4和原进料口5,承径区长度L由模芯内径尺寸决定,承径区长度L约为60mm;不管模芯内径尺寸是多少,外屏模芯的总长度均为160mm。原不足之处:生产大截面超高压交联电缆时,外屏模芯承径区长度较长,导致绝缘料很容易在模口处积压造成焦烧现象;绝缘层与外屏蔽层的界面不光滑,绝缘油轻微的凹陷,这些缺陷将导致绝缘内的场强分布不均,局部出现场强集中,从而导致电缆寿命缩短,绝缘击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容易在模口处积压造成焦烧现象,提出一种大截面超高压交联电缆平缓型外屏模芯,使绝缘料的在外屏模芯里面分流更加顺畅,绝缘层与外屏蔽层的界面更光滑,延长电缆使用寿命,不易造成电缆击穿。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截面超高压交联电缆平缓型外屏模芯,包括承径区,所述承径区的上端连接有出料口,所述承径区的下端连接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一定斜度,其上口宽下口窄;所述进料口设有一定斜度,其上口窄下口宽。
生产大截面超高压交联电缆时,绝缘料从进料口进入,再到承径区包裹外屏蔽层,在现有外屏模芯的基础上增加了进料口,减小承径区的承载长度,避免绝缘料很容易在模口处积压造成焦烧现象,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由于存在出料口,外屏模芯内部空腔相较于原外屏模芯的内部空腔要小,而外屏模芯外部结构几乎与原外屏模芯的外部结构一致,因此在生产本实用新型时更加节约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承径区与出料口通过一定弧度的第一圆弧面平滑连接。设置第一圆弧面使绝缘料的在外屏模芯里面分流更加顺畅,避免绝缘料很容易在承径区的出口处积压,使得绝缘层与外屏蔽层的接面更光滑,延长电缆使用寿命,不易造成电缆击穿。
作为优选,所述承径区与进料口通过一定弧度的第二圆弧面平滑连接。设置第二圆弧面使绝缘料的在外屏模芯里面分流更加顺畅,避免绝缘料很容易在承径区的入口处积压,使得绝缘层与外屏蔽层的接面更光滑,延长电缆使用寿命,不易造成电缆击穿。
作为优选,所述承径区为圆柱型槽,其内径根据交联电缆的尺寸进行设置,所述承径区的长度为1mm-10mm。承径区的长度为原承径区长度的1/60至1/6,承载区的长度的长度减小,有利于绝缘料的在外屏模芯里面分流更加顺畅,避免绝缘料在模口处积压造成焦烧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承径区的长度为4mm。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的斜度小于或等于进料口的斜度。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的斜度为5°到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08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多段式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