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碳硫仪助熔剂定量添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43733.3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4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洪大江;马文广;李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3563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碳硫仪助 熔剂 定量 添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碳硫仪助熔剂定量添加装置,属于冶金检测辅助装置领域,包括转轮、轮壳、电机总成和支架;所述的转轮包括固定连接的轮毂和轮轴;所述的轮毂外周表面均匀分布多个对称的转轮料槽;所述的轮壳内表面与所述的转轮轮毂外周表面贴合;所述的轮壳上口与带有内螺纹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的轮壳上口处固定有限高拨片;所述的轮壳下口连接出料口;所述的电机总成包括电动机、减速装置和触感遥控器;所述的轮壳和电动机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快捷可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检测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红外碳硫仪的助熔剂定量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企业常用的红外碳硫分析仪在检测过程中,待测样品中需加入固定质量的助熔剂,例如常用1.8~2.1g钨锡助熔剂(粒度20-40目)。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样品的导磁性,提高燃烧温度,增加样品的流动性。助熔剂量少则影响助熔效果,超量则会增加燃烧粉尘量,在过滤网、燃烧管等部位沉积,且会吸附三氧化硫气体。助熔剂定量不准对检测结果乃至最后成品质量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常规实验室经常使用如下方式称量助熔剂:首先是把装有待测样品的坩埚放在天平托盘上,天平清零。再用普通药匙把助熔剂逐步添加到碳硫样品坩埚内,添加助熔剂时只能往坩埚逐量添加,少了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多了燃烧产生的粉尘量增加,在过滤网、燃烧管等部位沉积,会吸附三氧化硫气体,对结果遭成影响且存在浪费问题。如果不慎超过2.1g的添加标准,由于坩埚内已有待测样品,多余助熔剂也不能移出,易导致了样品和助熔剂的浪费。
同时这种方法称量效率低,称量过程中钨锡助熔剂较易洒落,造成天平等称量仪器设备的污染。由于钨锡助熔剂常温性质稳定,所以当测量结束后一部分人为了避免药匙混用,会把药匙放到助熔剂瓶内,瓶子敞口放置,这样空气中的粉尘等会导致助熔剂污染,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红外碳硫仪助熔剂定量添加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碳硫仪助熔剂定量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轮、轮壳、电机总成和支架;所述的转轮包括轮毂和轮轴,所述轮毂和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的轮毂外周表面均匀分布多个对称的转轮料槽;所述的轮壳内表面与所述的转轮轮毂外周表面贴合;所述的轮轴穿过所述的轮壳,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的轮壳上口与带有内螺纹的进料口连接,进料口用于与钨锡助熔剂瓶螺纹连接;所述的轮壳上口处,轮毂前进方向,固定有限高拨片;所述的限高拨片下沿与所述轮毂的圆周表面接触;所述的轮壳下口连接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为锥漏斗形,底部连接出口软管;所述的电机总成包括电动机、减速装置和触感遥控器,所述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与转轮的轮轴连接;所述的触感遥控器与电动机电路连接;所述的轮壳和电动机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上述的转轮料槽为盲孔,所述的盲孔规格为孔径8mm、深度6.7mm。
上述的转轮料槽为4个。
上述的轮壳上口与进料口之间有倒锥台形状的缓存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提高工作效率;
2、机械设计减少了人为干扰,增加称量的准确度,减少助熔剂浪费;
3、避免助熔剂敞口放置带来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轮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3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